婺中三子詩其一劉參軍孝標

仙李方二葉,九廟摧妖狐。 刳剝盡生靈,宇內無完膚。 嶽嶽臨海公,奮袂起菰蘆。 義旗舉大澤,百萬當一呼。 虹霓切雲漢,雨澤滂泥塗。 操我七寸管,問彼六尺孤。 片言嚇淫牝,一戰梟羣奴。 惜哉下阿戰,倒甲如摧枯。 奇功固罔立,大義差足扶。 披緇入靈隱,覓句酬跏趺。 金錘隱博浪,鉅軸流江湖。 固知藝文傑,詎曰器識疏。 一辭道王闢,無忝令伯徒。 至今讀遺草,激懦開頑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婺中三子:指明代婺源(今屬江西)的三位文人,劉孝標是其中之一。
  • 仙李:指仙人李耳,即老子。
  • 方二葉:指老子《道德經》的第二章。
  • 九廟:指古代帝王的宗廟,泛指國家。
  • 摧妖狐:比喻摧毀邪惡勢力。
  • 刳剝:剝削、壓迫。
  • 生靈:指百姓。
  • 宇內:天下。
  • 完膚:完整的皮膚,比喻安寧的生活。
  • 嶽嶽:形容山勢高聳。
  • 臨海公:指劉孝標,因其曾任臨海太守。
  • 奮袂:揮動袖子,形容奮發。
  • 菰蘆:指草叢,比喻隱居之地。
  • 義旗:指起義的旗幟。
  • 大澤:大湖,比喻廣闊的地區。
  • 虹霓:彩虹,比喻美好的景象。
  • 切雲漢:比喻志向高遠。
  • 雨澤:雨水,比喻恩澤。
  • 滂泥塗:比喻恩澤普及。
  • 操我七寸管:指執筆寫作。
  • 問彼六尺孤:指關心孤兒。
  • 片言:簡短的話。
  • 嚇淫牝:嚇唬邪惡的女性。
  • 梟羣奴:比喻消滅惡人。
  • 下阿戰:指在阿城(今屬河南)的戰鬥。
  • 倒甲:形容戰敗。
  • 奇功:非凡的功績。
  • 大義:正義。
  • 披緇:穿上僧衣,指出家。
  • 靈隱:指杭州的靈隱寺。
  • 跏趺:佛教徒的一種坐姿。
  • 金錘:指傳說中張良派人刺殺秦始皇的鐵錘。
  • 博浪:指博浪沙,張良刺殺秦始皇的地方。
  • 鉅軸:指重要的著作。
  • 藝文傑:文學藝術上的傑出人物。
  • 器識疏:指對事物的認識和見解。
  • 道王闢:指道教中的王闢,比喻高深的道理。
  • 令伯:指賢明的長者。
  • 遺草:指留下的詩文。
  • 激懦:激勵懦弱。
  • 開頑夫:啓發愚昧的人。

翻譯

老子《道德經》的第二章中,國家的宗廟被邪惡勢力摧毀。百姓被剝削壓迫,天下沒有安寧的生活。劉孝標,這位高聳如山的臨海太守,從隱居的草叢中奮起,揮動起義的旗幟,在廣闊的地區呼喚百萬民衆。他的志向高遠如彩虹,恩澤普及如雨水。他執筆寫作,關心孤兒,用簡短的話嚇唬邪惡的女性,一戰消滅惡人。可惜在阿城的戰鬥中戰敗,雖然奇功難立,但他的正義足以扶持。他出家進入靈隱寺,以佛教徒的坐姿寫詩。他的重要著作流傳江湖,他的文學藝術成就非凡,對事物的認識和見解也不淺。他的詩文啓發愚昧的人,激勵懦弱的人。

賞析

這首詩讚頌了劉孝標的英勇與文學成就。詩中通過描繪劉孝標起義的壯麗景象和他在文學上的卓越貢獻,展現了他的高尚品質和深遠影響。詩人通過對比劉孝標的奇功與大義,強調了他在逆境中的堅持和正義感。最後,詩人以劉孝標的遺作激勵後人,表達了對其不朽精神的敬仰。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