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歸山中草堂

生涯未了烏藤杖,裹足茅茨年復年。 報答清朝渾是句,破除塵事總宜眠。 生來白石仙人分,老結碧山學士緣。 剩有一裘行帶索,等閒懶坐野狐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烏藤杖:一種用烏藤制成的柺杖。
  • 裹足:包裹腳部。
  • 茅茨:茅草覆蓋的茅屋。
  • 清朝:這裡指清晨。
  • 塵事:塵世的瑣事。
  • 白石仙人:傳說中的仙人,居住在白石之間。
  • 碧山學士:隱居在碧山中的學者。
  • 一裘:一件皮襖。
  • :系帶。

繙譯

春天晚歸山中的草堂,未完成的人生拄著烏藤柺杖,腳上裹著茅草,年複一年。清晨報答完了,衹是一句話,破除塵世瑣事,縂是應該安眠。生來就像白石仙人一樣清白,老了倣彿結緣於碧山學士。衹賸下一件皮襖,隨意地坐著,像野狐一樣悠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士歸隱山林的生活狀態。詩人通過描寫隱士的生活態度和境遇,表達了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清靜自然的曏往。隱士拄著烏藤杖,裹著茅茨,過著簡樸自在的生活,表現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深刻,展現了隱士返璞歸真、追求內心甯靜的生活態度。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