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分部吳興日圓上人住弁山了不相聞既遷晉臬歸裏請告未遂上人忽錫杖肩笠以一詩見投且致郡人之思談禪竟日倏爾
道汝弁山住,弁山無汝蹤。
念予託一鉢,揮手謝諸峯。
小果聊遺愛,空花是舊逢。
乾坤大檀越,到處好從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予:我。
- 分部:分配到某個部門或地區工作。
- 吳興: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一帶。
- 圓上人:指一位名叫圓的僧人。
- 弁山:山名,位於浙江省湖州市。
- 了不相聞:完全不知道消息。
- 遷晉臬:指調任到晉臬(地名)。
- 歸裏:回到故鄉。
- 請告:請求告假。
- 未遂:未能成功。
- 錫杖肩笠:錫杖是僧人常用的法器,肩笠是用來遮陽擋雨的斗笠。
- 見投:前來投靠。
- 郡人:指當地的人民。
- 談禪:討論禪理。
- 竟日:整天。
- 倏爾:突然。
- 告往:告別前往。
- 小果:小的成果或功德。
- 遺愛:留下愛或恩惠。
- 空花:比喻虛幻的事物。
- 舊逢:舊時的相遇。
- 乾坤:天地。
- 大檀越:大施主,指慷慨佈施的人。
- 從容:自在不迫。
翻譯
我在吳興工作時,聽說圓上人住在弁山,但完全沒有他的消息。我曾託付他一鉢,他揮手告別了羣山。雖然只是小小的成果,但留下了愛,那些虛幻的相遇都是舊時的記憶。天地間的大施主,無論到哪裏都能自在不迫。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圓上人的思念與敬仰。詩中,「弁山無汝蹤」一句,既表達了對圓上人隱逸生活的羨慕,也透露出對其行蹤不定的遺憾。後文通過「小果聊遺愛,空花是舊逢」來描繪圓上人的修行成果和與詩人的舊日情誼,展現了圓上人的高潔與詩人的深情。最後兩句「乾坤大檀越,到處好從容」則是對圓上人修行境界的讚美,認爲他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保持內心的平靜與自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禪理的嚮往和對友人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