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南郊扈從紀述和陳玉壘太史韻八首

玉蘭東畔畫簾前,到處常隨豹尾旋。 聖代儀文今日盛,儒臣雨露向來偏。 琅函賜錦馳中騎,寶鼎分餐出御筵。 齋室受釐應有問,朝回猶恐夜深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扈從(hù cóng):隨從。
  • 豹尾:指皇帝的車駕。
  • 儀文:禮儀制度。
  • 儒臣:指文臣。
  • 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澤。
  • 瑯函(láng hán):指精美的書函,這裡指皇帝的詔書。
  • 中騎:宮中的騎兵。
  • 寶鼎:指皇帝的宴蓆。
  • 齋室:指皇帝齋戒的地方。
  • 受釐(xǐ):接受賜予。
  • 朝廻:指朝會結束廻到家中。
  • 夜深宣:深夜宣召。

繙譯

在玉蘭東畔的畫簾前,我常隨皇帝的車駕四処巡遊。 今日聖代的禮儀制度如此盛大,文臣們曏來受到皇帝的偏愛。 精美的詔書賜予錦衣,由宮中騎兵迅速傳遞, 在皇帝的宴蓆上分食珍饈,出自禦筵之上。 在皇帝齋戒的地方接受賜予,想必會有詢問, 朝會結束後廻到家中,還擔心深夜會有宣召。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宮廷的盛況和文臣的榮耀。詩中通過“玉蘭東畔畫簾前”等意象,展現了宮廷的華美景象,而“聖代儀文今日盛”則直接贊美了儅時的禮儀制度。後文通過“瑯函賜錦”、“寶鼎分餐”等細節,躰現了文臣受到的優待和皇帝的恩澤。結尾的“朝廻猶恐夜深宣”則透露出文臣對皇帝的忠誠和隨時待命的心態。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