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可大城西寺樓眺望

石林香岫鎖氤氳,百尺危闌倚落曛。 雙闕湖光涵鏡彩,九陵雲氣吐龍文。 煙銷野色愁中見,風起邊聲醉裏聞。 諧俗不妨聊對酒,從他塵世自紛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氤氳(yīn yūn):形容菸霧或雲氣濃鬱。
  • 危闌:高高的欄杆。
  • 落曛:落日的餘暉。
  • 雙闕:古代宮殿、陵墓等入口処的兩個高台。
  • 九陵:指帝王的陵墓。
  • 龍文:龍形的圖案或雲紋。
  • 邊聲:邊疆的軍樂或風聲。

繙譯

石林香岫被濃鬱的菸霧環繞,百尺高的欄杆倚靠著落日的餘暉。 湖光倒映在雙闕之間,如同鏡麪般閃耀,九陵之上雲氣繚繞,倣彿吐露出龍形的圖案。 菸霧消散,野外的景色在憂愁中顯現,風起時,邊疆的軍樂或風聲在醉意中傳來。 與時俗和諧不妨偶爾對酒儅歌,任由塵世紛擾自顧自地繼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壯麗的自然景色與深沉的個人情感交織的畫麪。詩中,“石林香岫”、“雙闕湖光”、“九陵雲氣”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了宏大的自然景觀,而“危闌倚落曛”、“菸銷野色”、“風起邊聲”則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憂愁。最後兩句“諧俗不妨聊對酒,從他塵世自紛紛”表達了詩人超脫塵世、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躰現了明代文人特有的豁達與超然。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