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

萬仞瑤壇冷夕曛,鬥邊三十六天分。 仙人洞府懸雙闕,玉女神房切五雲。 遊客自成樑父嘆,詞臣不草茂陵文。 東皇舊握羣生紀,海國河山翊聖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萬仞:形容山峯極高。仞(rèn),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爲八尺。
  • 瑤壇:指仙境中的祭壇,這裏比喻泰山的高聳與神聖。
  • 夕曛:夕陽的餘暉。
  • 三十六天:道教中指天界的三十六層。
  • 懸雙闕:雙闕(què),古代宮殿前的高臺,這裏形容仙人洞府的壯麗。
  • 玉女神房:指神話中玉女的居所,這裏比喻泰山的神祕與美麗。
  • 五雲:五彩祥雲,常用來形容仙境或吉祥的景象。
  • 梁父嘆:梁父,山名,古代常在此舉行封禪大典,嘆指對壯麗山河的讚歎。
  • 茂陵文:指漢武帝的陵墓茂陵,這裏指漢武帝的遺文或遺志。
  • 東皇:指東方之神,這裏指泰山的神靈。
  • 羣生紀:指掌管衆生命運的記錄。
  • 翊聖君:翊(yì),輔助,聖君指皇帝,這裏指泰山神靈輔助皇帝治理天下。

翻譯

萬丈高的瑤壇在夕陽餘暉中顯得格外冷清,天邊的三十六層天界在此分隔。 仙人的洞府高懸着雙闕,玉女神的房間緊鄰着五彩祥雲。 遊客們自然會發出對梁父山的讚歎,而作爲詞臣的我,卻不再需要草擬關於茂陵的文書。 東方的神靈舊日掌管着衆生的命運記錄,海內的河山都在輔助着聖明的君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泰山壯麗神祕的景象,通過「萬仞瑤壇」、「三十六天」等意象展現了泰山的神聖與高遠。詩中「仙人洞府」、「玉女神房」等詞句,增添了神話色彩,使泰山的形象更加超凡脫俗。後兩句則通過對「梁父嘆」和「茂陵文」的提及,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文化的深刻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泰山的雄偉與神祕,以及詩人對泰山的崇敬之情。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