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悽悽:形容寒冷、淒涼。
- 煙樹:指被煙霧籠罩的樹木。
- 山徑:山間的小路。
- 草花寒:草木因寒冷而顯得凋零。
- 蕭索:形容景象淒涼、冷落。
- 荒蕪:形容土地未經耕種或無人管理而荒廢。
- 何代壇:不知道是哪個朝代的祭壇。
翻譯
在風雨交加的石門道上,我感到寒冷,衣袖單薄。 遠處人家與煙霧籠罩的樹木相隔,山間小路上的草木因寒冷而顯得凋零。 前朝的寺廟顯得淒涼冷落,不知道是哪個朝代的祭壇已經荒廢。 十年來,我往返於這條路,此刻立馬長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風雨中行走在石門道上的所見所感。詩中,「悽悽衣袖單」直接表達了作者的寒冷感受,而「人家煙樹隔,山徑草花寒」則通過遠景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孤寂與淒涼的氛圍。後兩句通過對前朝寺廟和荒蕪祭壇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逝、歷史變遷的感慨。最後,作者以「立馬一長嘆」作爲結尾,表達了自己對過往歲月的無限懷念與感慨。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報鄔山人汝翼 》 —— [ 明 ] 于慎行
- 《 夏日飲表弟劉敬宇水亭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應制題畵四首 其四 鵪鶉 》 —— [ 明 ] 于慎行
- 《 聽琴篇呈李雪滬先生 》 —— [ 明 ] 于慎行
- 《 送習豫南太史謫居閩中二首 其一 》 —— [ 明 ] 于慎行
- 《 白將軍歌爲吉軒令君賦 》 —— [ 明 ] 于慎行
- 《 閣試玉河冰泮六韻 》 —— [ 明 ] 于慎行
- 《 南都諸公邀宴高座寺對雨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