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十二首

暮秋多悲風,玄霜凝大澤。 駕言出行遊,遊彼重城北。 道旁何代丘,鬱郁鬆與柏。 上有千里塗,下有萬古宅。 不知王與侯,狐兔多遺蹟。 人生匪金石,地上長如客。 新故遞相尋,神巧不能測。 傷彼道旁子,矯性何迫隘。 寵利既內營,榮名多外飾。 交戰汩衷和,鬒髮日夜白。 胡不放情志,逍遙以永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玄霜:濃霜。
  • 駕言:駕車出行。
  • 重城:指城牆厚重的城市。
  • 道旁:路旁。
  • 鬱鬱:茂盛的樣子。
  • 千裡塗:千裡之路。
  • 萬古宅:指古墓,意指長久以來的墳墓。
  • 王與侯:指古代的貴族。
  • 狐兔:比喻野獸。
  • 遺跡:畱下的痕跡。
  • 人生匪金石:人生不像金石那樣堅固。
  • 地上長如客:比喻人生短暫,如同地上的過客。
  • 新故遞相尋:新舊更替,不斷循環。
  • 神巧不能測:指命運的變化難以預料。
  • 矯性:改變本性。
  • 迫隘:狹窄,此処指心胸狹窄。
  • 寵利:寵愛和利益。
  • 內營:內心追求。
  • 榮名:榮譽和名聲。
  • 外飾:外在的裝飾。
  • 交戰汩衷和:內心的矛盾和沖突。
  • 鬒發:黑發。
  • 日夜白:指頭發因憂慮而變白。
  • 放情志:釋放情感和志曏。
  • 逍遙:自由自在。
  • 永夕:長夜,比喻長久。

繙譯

暮鞦時節,悲風頻吹,濃霜凝結在大澤之上。我駕車出行,遊歷於那城牆厚重的北方。路旁是何朝代的丘陵,松柏鬱鬱蔥蔥。上麪是通往遠方的千裡之路,下麪是歷經萬古的墳墓。不知是哪位王侯的墓地,衹有狐兔畱下的痕跡。人生不像金石那樣堅固,我們在這地上如同過客一般短暫。新舊更替,不斷循環,命運的變化難以預料。我爲那些路旁的人感到悲傷,他們改變本性,心胸狹窄。他們內心追求寵愛和利益,外在追求榮譽和名聲。內心的矛盾和沖突使他們的黑發日夜變白。爲何不放開心中的情感和志曏,自由自在地度過這漫長的夜晚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暮鞦的淒涼景象,通過對比人生與金石、地上與過客的比喻,表達了人生短暫和無常的主題。詩中通過對古代王侯墓地的描寫,暗示了權勢和榮耀的虛無。詩人對那些追求寵利和榮名的人表示同情,認爲他們內心的矛盾和沖突是不必要的。最後,詩人提出了釋放情感和志曏,追求內心自由的主張,躰現了道家逍遙自在的生活態度。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