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衡門:橫木爲門,指簡陋的房屋。
- 盭綬:古代官員系在腰間的彩色絲帶,這裏指官職。
- 歸畝疏:指歸隱田園的奏疏。
- 起家人:指出仕做官的人。
- 白雪:指高雅的藝術作品,這裏比喻自己的才華。
- 郢:古代楚國的都城,這裏指楚地。
- 桃花: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境遇。
- 避秦:避開亂世,這裏指不願參與世俗的紛爭。
- 宦情:指做官的願望或情感。
- 野性:指不受拘束的本性。
翻譯
我住的地方離朝廷很近,今天早晨我的官職又有了新的變化。我曾五次上書請求歸隱田園,但兩次都被召回出仕。我的才華就像楚地的白雪一樣被人推崇,而我就像桃花一樣,不願避開亂世。雖然我對做官的情感並不淡薄,但我那不受拘束的本性恐怕難以馴服。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涯的複雜情感。一方面,詩人對官職的變動感到無奈,多次請求歸隱卻屢遭召回;另一方面,他又對自己的才華和本性有着清晰的認識,不願隨波逐流。詩中運用了「白雪」、「桃花」等意象,既展現了詩人的高潔品格,又表達了他對自由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掙扎。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上已同茂秦子與順甫遊姚令園分韻 》 —— [ 明 ] 王世貞
- 《 予方有乞休之請而日者凌生索詩遂成二絕 》 —— [ 明 ] 王世貞
- 《 除夕 》 —— [ 明 ] 王世貞
- 《 於役淄川途遇大雨有述 》 —— [ 明 ] 王世貞
- 《 送昆崙山人王叔承遊楚 》 —— [ 明 ] 王世貞
- 《 避痾山池月夜羣從中有攜酒至者即事作 》 —— [ 明 ] 王世貞
- 《 子與久宦楚中貽書見訊而餘有晉臬之除賦此奉答 》 —— [ 明 ] 王世貞
- 《 蘭溪司諭彭稚修中讒移疾請告輕舟過我山園有贈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