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弟三首
昔我過里門,訣爾衢路側。
操袂對賓友,悲風聲正迫。
猶言生離苦,知作窮泉隔。
含意恨未伸,生死各脈脈。
眷懷握手地,心折秋山陌。
人生一世間,忽如逆旅客。
誰能以蘧廬,噭噭號真宅。
三複桑戶吟,一哀聊自釋。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訣爾:與你訣別。
- 衢路側:大路旁邊。
- 操袂:握手。
- 窮泉:指地下,死後的世界。
- 脈脈:含情相視的樣子,此處指含恨未言。
- 眷懷:懷念。
- 逆旅:旅館,比喻短暫無常的人生。
- 蘧廬:簡陋的房屋,比喻短暫的人生。
- 噭噭:哀鳴聲。
- 桑戶吟:指哀悼亡者的詩文。
翻譯
昔日我經過家門,在路旁與你訣別。 握着你的手,面對賓友,悲風正急促地吹過。 還說生離已是痛苦,更知死後永隔。 含恨未言,生死兩隔,各自含情相視。 懷念那握手之地,心如秋山般折斷。 人生在世,轉瞬即逝,如同逆旅中的過客。 誰能將這短暫的人生,當作真正的居所,哀鳴不已。 反覆吟誦哀悼亡者的詩文,一時的哀痛聊以自慰。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於弟弟的深切哀悼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訣爾衢路側」、「操袂對賓友」等句,生動描繪了訣別時的情景,悲風聲、生離苦、窮泉隔等意象,加深了生死離別的悲痛。後文以逆旅、蘧廬比喻人生的短暫和無常,表達了對生命脆弱的感慨。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明代詩人于慎行對人生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紀賜四十首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 》 —— [ 明 ] 于慎行
- 《 荊門歌送沈澄川太史奉使楚藩 》 —— [ 明 ] 于慎行
- 《 題吳母貞裕卷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同馮殿講琢吾夜過東鄰魏光祿見泉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春日懷寄可大 》 —— [ 明 ] 于慎行
- 《 望仙吟二首送王鍊師入關 》 —— [ 明 ] 于慎行
- 《 同諸君飲竹林寺樹下 》 —— [ 明 ] 于慎行
- 《 塞下曲八首爲薊門大夫賦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