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京口:今江蘇鎮江。
- 鄔山人汝翼:鄔山人,姓鄔的隱士;汝翼,其字或號。
- 握手:表示親密或告別的一種禮節。
- 秋江:秋天的江水。
- 布袍:粗布製成的長袍,常指貧寒之士的衣着。
- 燕市:指北京,古稱燕京。
- 酒:此處指飲酒作樂。
- 廣陵濤:廣陵,今江蘇揚州;濤,波濤,此處指廣陵江上的波濤。
- 俠骨:指有俠義精神的人。
- 狂歌:放縱地唱歌。
- 湖海:指江湖,泛指四方。
- 風騷:原指《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後泛指詩文才華。
翻譯
在京口秋天的江邊與你握手告別,你依舊穿着那件舊布袍。 回憶起十年間在北京的酒肆中暢飲,又想起八月的廣陵江上波濤洶涌。 你的俠義精神在貧窮中更顯堅強,放縱地唱歌時更顯豪邁。 如果不是在這江湖相遇,我們又怎能見識到你的詩文才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鄔山人汝翼的深厚情誼和對其俠義精神的讚賞。詩中通過「握手秋江上」和「依然舊布袍」描繪了告別的場景和鄔山人的樸素形象,而「十年燕市酒」和「八月廣陵濤」則回憶了兩人共同的往事和鄔山人的豪放不羈。最後兩句「不緣湖海遇,何地見風騷」既表達了詩人對鄔山人才華的讚賞,也體現了詩人對江湖生活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巫山小畫 》 —— [ 明 ] 于慎行
- 《 寄吳少溪宮錄七十 》 —— [ 明 ] 于慎行
- 《 山中奉寄太宰夢山楊公四首 其二 》 —— [ 明 ] 于慎行
- 《 枯魚過河泣 》 —— [ 明 ] 于慎行
- 《 送盛鳳岡太史冊封蜀藩 》 —— [ 明 ] 于慎行
- 《 同李前峯兵部趙竹裏文學集侯氏東墅信宿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奉旨代撰恭祝聖母萬壽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黃儀庭司城邀集馮虛閣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