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門行四首爲於大夫子衝賦

少年多意氣,仗節赴燕雲。 曉月懸弓影,春星吐劍文。 防秋歌出塞,逐敵賦從軍。 未許平陽騎,橫邀萬里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薊門:古地名,今北京市西南。
  • 意氣:意志和氣概。
  • 仗節:手持符節,指奉命出使或出征。
  • 燕雲:指燕山和雲中,泛指北方邊塞地區。
  • 曉月:清晨的月亮。
  • 懸弓影:形容月亮像掛在弓上的影子。
  • 春星:春天的星星。
  • 劍文:劍上的花紋,這裡比喻星光。
  • 防鞦:古代邊防在鞦季加強警戒,以防敵人入侵。
  • 出塞:出征邊塞。
  • 逐敵:追擊敵人。
  • 賦從軍:作詩表達從軍的決心。
  • 平陽騎:指漢代名將霍去病,他曾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大敗匈奴,這裡用以比喻英勇的將領。
  • 橫邀:橫掃,指取得。
  • 萬裡勛:指在萬裡之外取得的功勛。

繙譯

少年時意志堅定,手持符節前往北方的邊塞。清晨的月亮像掛在弓上的影子,春天的星星閃爍著劍一般的光芒。爲了鞦季的邊防,我歌唱著出征邊塞,作詩表達追擊敵人的決心。我不允許自己像平陽騎那樣,衹在萬裡之外取得功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年輕將領的豪情壯志和英勇無畏。通過“曉月懸弓影,春星吐劍文”的意象,展現了邊塞的壯麗景色和將領的英勇形象。詩中“防鞦歌出塞,逐敵賦從軍”表達了將領保衛國家、追擊敵人的決心。最後兩句“未許平陽騎,橫邀萬裡勛”則顯示了將領不滿足於已有的功勛,渴望在更廣濶的戰場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情感。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