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岱君:指泰山神,古人認爲泰山是神靈居住之地。
- 漢柏:指漢武帝在泰山所植的柏樹,後成爲觀景之處。
- 秦鬆:指秦始皇在泰山所植的松樹,後被刻石銘記。
- 勒銘:刻石記功。
- 此生遊已倦:指作者對遊歷感到疲倦。
- 何地酒能醒:意指在何處飲酒能夠清醒,表達了對世俗的厭倦和對超脫的嚮往。
- 杖底千峯色:指拄杖行走時,腳下是連綿不斷的山峯景色。
- 未了青:指山色依舊青翠,未曾改變。
翻譯
茫茫的今古事,我欲問泰山神靈。 漢武帝的柏樹徒然稱爲觀景,秦始皇的松樹也枉然刻石銘記。 這一生遊歷已感疲倦,何處飲酒能夠清醒? 拄杖行走,腳下是連綿不斷的山峯景色,山色依舊青翠,未曾改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泰山絕頂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世俗生活的厭倦。詩中「漢柏虛稱觀,秦鬆枉勒銘」反映了歷史的虛幻和功名的無謂,而「此生遊已倦,何地酒能醒」則抒發了對超脫世俗的嚮往。結尾「杖底千峯色,依然未了青」以山色的恆久不變,暗示了自然界的永恆與人生的短暫對比,增強了詩歌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