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夕與謝山人孫徐李吳四比部登宣武城樓共得秋字
客有相過選勝遊,西山爽氣滿城頭。
尊前白破雙鴻瞑,笛裏黃催一葉秋。
萬戶清砧新夜色,六宮團扇故年愁。
登高幸不逢搖落,逃暑仍驚暑乍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立秋夕:立秋之夜。
- 謝山人:指姓謝的隱士或文人。
- 孫徐李吳:指四位姓氏分別爲孫、徐、李、吳的朋友。
- 比部:古代官職名,這裏指同僚。
- 宣武城樓:指宣武門的城樓。
- 西山:北京西郊的山,這裏指西山的景色。
- 爽氣:清新的空氣。
- 尊前:酒杯前,指宴席上。
- 雙鴻瞑:雙鴻,指成對的鴻雁;瞑,閉眼,這裏指鴻雁休息。
- 笛裏:笛聲中。
- 黃催:黃色暗示秋天來臨,催,催促。
- 一葉秋:一片落葉預示秋天的到來。
- 萬戶清砧:砧,搗衣石,這裏指家家戶戶搗衣的聲音,暗示秋天的到來。
- 六宮團扇:六宮,指後宮;團扇,圓形的扇子,秋天不再使用。
- 故年愁:往年的憂愁。
- 搖落:指樹木的葉子搖落,秋天的景象。
- 逃暑:逃避暑熱。
- 暑乍收:暑氣剛剛消退。
翻譯
在立秋的夜晚,我與謝山人以及孫、徐、李、吳四位同僚一起登上了宣武門的城樓,我們共同感受到了秋天的氣息。西山的清新空氣充滿了城頭,我們在宴席上,看到雙鴻休息,笛聲中黃色暗示着秋天的到來,一片落葉預示着秋天的到來。家家戶戶搗衣的聲音,後宮中不再使用的團扇,都勾起了往年的憂愁。慶幸的是,我們登高時沒有遇到樹木的葉子搖落,雖然是爲了逃避暑熱,但仍然驚訝於暑氣剛剛消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立秋之夜與友人登樓望遠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季節變換的敏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西山爽氣滿城頭」一句,以西山的清新空氣爲引子,帶出了秋天的氣息。後文通過對雙鴻、笛聲、落葉等意象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秋天的氛圍。結尾處,詩人表達了對秋天到來的複雜情感,既有逃避暑熱的輕鬆,也有對季節更替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送家兄君美復之江右幕職 》 —— [ 明 ] 王世貞
- 《 大廷尉孫公山甫聞予閱兵以六絕句見遺此皆公節制之師予樂觀厥成耳輒勉奉酬以伸感謝 》 —— [ 明 ] 王世貞
- 《 題朱上林所贈錢舜舉太白觀瀑圖後即還上林 》 —— [ 明 ] 王世貞
- 《 有蓮洲比丘者託康生寄一偈雲法身有口能噇飯大地無塵翳眼睛此事遙知已相悉願垂一語印愚情率爾奉答 》 —— [ 明 ] 王世貞
- 《 乍雨 》 —— [ 明 ] 王世貞
- 《 有懷伯承因荅於鱗 》 —— [ 明 ] 王世貞
- 《 予與自閩明卿自貴同日書至有感 》 —— [ 明 ] 王世貞
- 《 白龍巖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