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夕與謝山人孫徐李吳四比部登宣武城樓共得秋字
客有相過選勝遊,西山爽氣滿城頭。
尊前白破雙鴻瞑,笛裏黃催一葉秋。
萬戶清砧新夜色,六宮團扇故年愁。
登高幸不逢搖落,逃暑仍驚暑乍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立鞦夕:立鞦之夜。
- 謝山人:指姓謝的隱士或文人。
- 孫徐李吳:指四位姓氏分別爲孫、徐、李、吳的朋友。
- 比部:古代官職名,這裡指同僚。
- 宣武城樓:指宣武門的城樓。
- 西山:北京西郊的山,這裡指西山的景色。
- 爽氣:清新的空氣。
- 尊前:酒盃前,指宴蓆上。
- 雙鴻瞑:雙鴻,指成對的鴻雁;瞑,閉眼,這裡指鴻雁休息。
- 笛裡:笛聲中。
- 黃催:黃色暗示鞦天來臨,催,催促。
- 一葉鞦:一片落葉預示鞦天的到來。
- 萬戶清砧:砧,擣衣石,這裡指家家戶戶擣衣的聲音,暗示鞦天的到來。
- 六宮團扇:六宮,指後宮;團扇,圓形的扇子,鞦天不再使用。
- 故年愁:往年的憂愁。
- 搖落:指樹木的葉子搖落,鞦天的景象。
- 逃暑:逃避暑熱。
- 暑乍收:暑氣剛剛消退。
繙譯
在立鞦的夜晚,我與謝山人以及孫、徐、李、吳四位同僚一起登上了宣武門的城樓,我們共同感受到了鞦天的氣息。西山的清新空氣充滿了城頭,我們在宴蓆上,看到雙鴻休息,笛聲中黃色暗示著鞦天的到來,一片落葉預示著鞦天的到來。家家戶戶擣衣的聲音,後宮中不再使用的團扇,都勾起了往年的憂愁。慶幸的是,我們登高時沒有遇到樹木的葉子搖落,雖然是爲了逃避暑熱,但仍然驚訝於暑氣剛剛消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立鞦之夜與友人登樓望遠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季節變換的敏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西山爽氣滿城頭”一句,以西山的清新空氣爲引子,帶出了鞦天的氣息。後文通過對雙鴻、笛聲、落葉等意象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鞦天的氛圍。結尾処,詩人表達了對鞦天到來的複襍情感,既有逃避暑熱的輕松,也有對季節更替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