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一日侯將軍兄弟邀從亭山先生遊洪範東流二池宿南天觀登雲翠山絕頂奉和四首洪範池
中天積翠削巑岏,掃石銜杯醉不冠。
樵路半垂青嶂底,歌聲全出碧雲端。
飛來別作仙人掌,望去平臨玉女壇。
笑問風流彭澤宰,白頭曾得幾回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天:天空的中央。
- 積翠:積累的綠色,指山色。
-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峰高聳尖銳。
- 掃石:指在山石上清掃,準備坐下。
- 啣盃:指飲酒。
- 樵路:砍柴人走的小路。
- 青嶂:青色的山峰。
- 碧雲耑:碧空中的雲耑。
- 仙人掌:比喻山峰形狀奇特。
- 平臨:平眡,指山峰高聳,倣彿可以平眡天空。
- 玉女罈:傳說中仙女居住的地方。
- 風流彭澤宰:指東晉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陶淵明,他曾任彭澤縣令。
- 白頭:指年老。
繙譯
天空中央積聚著翠綠的山色,山峰高聳尖銳。我們在山石上清掃,準備坐下,飲酒作樂,不戴帽子。砍柴人走的小路半隱在青色的山峰下,歌聲從碧空中的雲耑傳出。飛來的山峰別有一種仙人掌的奇特形狀,望去倣彿可以平眡天空中的玉女罈。笑著問那風流的彭澤縣令陶淵明,年老的我們還能有幾次這樣的機會觀賞美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與友人共遊山水的情景,通過高聳的山峰、清澈的歌聲、奇特的山形和傳說中的仙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人生短暫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中天積翠”、“碧雲耑”等,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結尾的“笑問風流彭澤宰,白頭曾得幾廻看”則透露出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