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琅玕(láng gān):美玉,這裏比喻竹子。
- 玄心:深奧的哲理或思想。
- 秀色:美麗的景色。
- 青蓮:指唐代詩人李白,因其號青蓮居士。
翻譯
道士的滄洲館,小徑兩旁擁滿了如美玉般的竹子。 整日裏,碧雲聚合,有時月光稀疏。 深奧的哲理與寧靜的景色相互映襯,美麗的景色清澈得彷彿可以食用。 突然想起李白的詩句,秋天的聲音在萬古中顯得格外寒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道士竹洲館的靜謐景緻,通過「琅玕」比喻竹子,展現了其高潔之美。詩中「玄心澹相映,秀色淨堪餐」巧妙地將深邃的思想與清新的自然景色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道士隱居生活的嚮往和讚美。結尾處引用李白的詩句,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和秋日的淒涼,使全詩意境深遠,情感豐富。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夜發盧溝有感 》 —— [ 明 ] 王世貞
- 《 夏日偶成不復倫次共得廿首復作長山道中故事耳 》 —— [ 明 ] 王世貞
- 《 寓懷 》 —— [ 明 ] 王世貞
- 《 子厚第三書孤憤之懷極矣男子要自有出世事毋論浮榮即不朽亦第二義也賦此廣之 》 —— [ 明 ] 王世貞
- 《 譚道人自豫章來致宗良王孫詩一編爲訂而序之覆成茲章示宗良 》 —— [ 明 ] 王世貞
- 《 署中獨酌先後共得十首頗有白家門風不足存也 》 —— [ 明 ] 王世貞
- 《 寄答曾司馬以三 》 —— [ 明 ] 王世貞
- 《 山人戲爲三空禪師雲過去未來何勞子空子能空一切見在乎師無荅山人代曰檀越飢否且吃午齋去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