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懷沙:指屈原投江自盡,後泛指投水自盡。
- 蹈海:跳海自殺,比喻極端的行爲或逃避現實。
- 吳苑:指吳地的園林,這裏可能指蘇州的園林。
- 鶴唳:鶴的叫聲,常用來形容哀怨的聲音。
- 月亭:可能是指某個具體的亭子,也可能是泛指月光下的亭子。
- 宮城:皇宮的城牆,這裏可能指皇宮或宮廷。
- 十二樓:神話傳說中的仙人居所,這裏可能指高聳的樓閣或仙境。
翻譯
思念你,卻不敢去詢問你的消息,我獨自返回河上的孤舟。 這並非是因爲懷有投江的怨恨,也不是因爲想要跳海逃避。 吳地的園林裏花兒已經凋謝,暮色降臨,鶴在月光下的亭子裏哀鳴。 我的心如同斷腸一般,在曾經與你論交的地方,望着那宮城中的十二樓。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已故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無盡哀傷。詩中,「思君不忍問」一句,直接抒發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通過「懷沙」、「蹈海」等典故,暗示了友人的不幸遭遇,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切同情。後兩句通過對吳苑花殘、鶴唳月亭的描繪,營造了一種淒涼、哀怨的氛圍,進一步加深了詩的情感表達。最後,「腸斷論交地,宮城十二樓」則以宮城的宏偉與高遠,象徵了作者對友人無盡的懷念和追思。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夏日過二兄石淙別業同遊洪範東流用韻六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泰山絕頂對酒 》 —— [ 明 ] 于慎行
- 《 過夏鎮新河有懷先師朱大司空 》 —— [ 明 ] 于慎行
- 《 文華殿進講有述 》 —— [ 明 ] 于慎行
- 《 子夜春歌 其三 》 —— [ 明 ] 于慎行
- 《 紀賜四十首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 》 —— [ 明 ] 于慎行
- 《 夏日山居周礪齋太史奉使周藩過邑見訪賦贈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送張洪陽年兄上南少司成二首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