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四首

風入疏林月半橫,秋聲一夜壯心驚。 柴桑故自饒歸興,中散由來少宦情。 名利百年身易老,文章千古事難成。 恩深未報慚明主,苦憶深山桂樹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疏林:稀疏的樹林。
  • 秋聲:秋天的各種聲音,如風聲、落葉聲等,常用來象徵秋天的蕭瑟。
  • 壯心:雄心壯志。
  • 柴桑:古代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這裏指代隱居之地。
  • :豐富,這裏指充滿。
  • 歸興:歸隱的興趣或願望。
  • 中散:指中散大夫,古代官職,這裏指代官場。
  • 宦情:做官的興趣或願望。
  • 名利:名聲和利益。
  • 苦憶:深切地懷念。
  • 桂樹生:桂樹生長,常用來象徵高潔或隱居的生活。

翻譯

風穿過稀疏的樹林,月亮半掛在天際,秋天的聲音一夜之間讓我的壯志受到驚動。柴桑這個地方自然充滿了歸隱的興趣,而中散大夫的職位卻讓我對官場少了許多熱情。名聲和利益追逐百年,身體容易老去,而文章流傳千古,成就卻難以達成。深感未報答明君的恩情,我心中慚愧,苦苦懷念深山中生長的桂樹。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于慎行在秋夜中對名利與歸隱的深刻思考。詩中,「秋聲一夜壯心驚」描繪了秋夜的蕭瑟與內心的激盪,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後句通過對「柴桑」與「中散」的對比,進一步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生涯的淡漠。結尾的「苦憶深山桂樹生」則是對高潔生活的渴望,同時也流露出對未能報答君恩的愧疚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複雜而真摯的情感世界。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