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悠然:悠閒自在的樣子。
- 相教:相互教導,這裏指魚之間的相互影響。
- 於道:在道理上,在人生的道路上。
- 浮沉:比喻人生的起伏變化。
- 垂天翼:比喻宏大的抱負或能力。
- 立極心:堅定的意志或目標。
- 寧知:豈知,哪裏知道。
- 聊復:姑且再次,暫且。
- 蹄涔:蹄印中的積水,比喻狹小的環境或侷限。
翻譯
在湖海中,衆多魚兒被寄託,它們悠閒自在,心意深遠。 它們相互教導,只在出入之間,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則有起伏變化。 雖然還未展開宏大的抱負,但仍懷有堅定的意志。 哪裏知道你我不是同道中人,姑且再次留戀這狹小的環境。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魚兒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人生道路的思考。詩中「悠然」與「浮沉」形成對比,展現了人生的複雜與多變。末句「寧知子非我,聊復戀蹄涔」則透露出一種無奈與自嘲,表達了在現實侷限中尋找自我安慰的情感。整體而言,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富有哲理意味。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樑希鴻廣陵人工古文辭貧不能詣吳門今有所因渡江見訪得二絕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於鱗邀登郡樓分韻得秋字 》 —— [ 明 ] 王世貞
- 《 卓澄甫光祿邀汪司馬及仲季諸社友大會西湖南屏選伎徵聲分韻賦詩伯玉以高字韻見寄俾餘同作得二首 》 —— [ 明 ] 王世貞
- 《 明卿與諸君過澹圃分韻得窮字 》 —— [ 明 ] 王世貞
- 《 十六夜月徐荊州見枉作 》 —— [ 明 ] 王世貞
- 《 送顧子行員外謫判太平五絕 》 —— [ 明 ] 王世貞
- 《 奇石歌和穆少春憲副 》 —— [ 明 ] 王世貞
- 《 寄壽子與觀察文六十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