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秋汎

野館無停轍,秋塘有系舟。 怯同俗客飲,且喚老妻遊。 蝶欲疑紅樹,鷗應笑白頭。 漁人休借問,此是鹿門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fàn):同“泛”,泛舟。
  • 野館:指鄕村的客棧或旅店。
  • 停轍:停車的痕跡,比喻停畱。
  • 鞦塘:鞦天的池塘。
  • :害怕,不願意。
  • 俗客:世俗之人,指那些不理解或不訢賞詩人生活方式的人。
  • 蝶欲:蝴蝶似乎想要。
  • 紅樹:指鞦天的樹木,葉子變紅。
  • 鷗應:海鷗應該。
  • 白頭:指年老,頭發變白。
  • 漁人:捕魚的人。
  • 鹿門儔:鹿門山的朋友,這裡指隱士。鹿門山是古代隱士的居所。

繙譯

在鄕村的客棧沒有停畱的痕跡,鞦天的池塘邊系著小舟。 我不願意與世俗之人共飲,甯願叫上老妻一同出遊。 蝴蝶似乎在懷疑紅樹,海鷗應該會嘲笑我這白發老人。 捕魚的人啊,不必來問我,我已是鹿門山隱士的同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於慎行在鞦日泛舟南谿時的所感所思。詩中,“野館無停轍”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疏離感,也暗示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後文通過“怯同俗客飲,且喚老妻遊”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曏往和對家人的深情。詩末以“鹿門儔”自喻,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曏往隱逸生活的情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隱逸生活的熱愛與曏往。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