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司訓餘君之官衡藩

· 尹臺
江門舊釣沈煙水,繡枕金針豈度人。 清廟朱弦堪嘆汝,高車白壁易生塵。 路經稷下衣冠集,車過湘中草木春。 訪學從誰一莞爾,臨岐延望獨傷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江門:地名,在今廣東省。
  • 舊釣:指過去的釣魚活動,這裏比喻過去的閒適生活。
  • 沈煙水:沉沒在煙霧繚繞的水中,形容景象朦朧。
  • 繡枕金針:華麗的枕頭和金制的針,象徵富貴生活。
  • 度人:指引渡人,這裏指幫助他人。
  • 清廟:指祭祀祖先的廟宇,這裏比喻高潔的場所。
  • 朱弦:紅色的琴絃,這裏指音樂。
  • 高車白壁:高大的車輛和白色的牆壁,象徵權貴。
  • 易生塵:容易積塵,比喻世俗的浮華易逝。
  • 稷下:地名,在今山東省,古代學術中心。
  • 衣冠:指士人。
  • 湘中:指湖南地區。
  • 草木春:草木在春天生長茂盛,比喻生機勃勃。
  • 訪學:尋訪學問。
  • 莞爾:微笑。
  • 臨岐:面臨分別的路口。
  • 延望:遠望。
  • 傷神:傷心。

翻譯

江門那舊日的釣魚景象已沉沒在煙水之中,華麗的繡枕和金針又怎能真正幫助他人。清廟中紅色的琴絃雖美,卻只能令人嘆息,高大的車輛和白色的牆壁雖顯赫,卻容易積塵,浮華易逝。你將經過稷下,那裏士人云集,你的車過湘中,那裏的草木正逢春意盎然。尋訪學問,你將從誰那裏得到微笑的指引?面臨分別的路口,我獨自遠望,心中充滿了傷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江門舊景的懷念和對未來旅途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不捨和對友人未來道路的關切。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徵的手法,如「繡枕金針」與「度人」,「高車白壁」與「易生塵」,突出了世俗與精神的對比,以及物質與精神的衝突。末句「臨岐延望獨傷神」深情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離別的哀愁。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