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曲二首

綵繩累累作端午,石青蜥蜴泥金虎。 老奴催恩拜紈扇,香紗籠頭半遮面。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累累(léi léi) 連續不斷、連接成串的樣子。
  • 石青蜥蜴:在端午節時一種用彩繩製作成蜥蜴樣子的裝飾品,可能其顏色像石青(一種顏料)。
  • 泥金虎:用泥金(一種用金粉和膠水製成的顏料)繪製裝飾的小虎形狀物品 ,也是端午節的應景之物。
  • 催恩:請求、催促得到恩澤,比如賞賜。
  • 紈扇:細絹製成的團扇。

翻譯

彩繩一串串的,營造出端午佳節的氛圍,有石青色似的蜥蜴形狀物,還有泥金繪製的小虎。年老的奴僕催促着要得到賞賜,恭敬地拜求紈扇,那女子頭戴香紗籠頭,半遮住了面容 。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端午節的一些場景與事物。詩的開篇點明節日氛圍,以「彩繩累累」很形象地勾勒出端午時分獨特的裝飾感,緊接着描述「石青蜥蜴泥金虎」,通過對端午特色飾品的具體描寫,進一步強化節日氣氛,展現出節日的豐富習俗與多彩特色。後兩句將視角轉向人物,「老奴催恩拜紈扇」刻畫了老奴僕想要得到賞賜時的樣子,體現出當時的某種人際關係與生活場景;而「香紗籠頭半遮面」塑造出一個半遮面容、姿態嬌羞的女子形象,讓整首詩在節日風俗的描繪之外,又增添了一分含蓄朦朧之美,給人留下想象空間,生動地展現了當時端午節時一個生活片段,在平靜的文字敘述中蘊含一定的生活趣味與風情。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