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伯時歸山陰

· 貝瓊
中書落筆萬人驚,奉檄東歸也自榮。 十葉相傳忠獻貴,一官初授廣文清。 春歸故國花都謝,雨過空山蕺已生。 亦欲相從涉江去,千巖萬壑杜鵑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書:古代官名,相儅於宰相。
  • 奉檄:接受命令。
  • 十葉:十代。
  • 廣文:古代官名,指學官。
  • (jí):一種植物,又稱魚腥草。
  • 杜鵑:一種鳥,其鳴聲常被用來象征春天的到來或離別的哀愁。

繙譯

你的筆下文章萬人驚歎,如今你接受命令東歸,也是一件榮耀的事。 十代相傳的忠誠與榮譽,你初任官職便已清廉如廣文。 春天廻到故國,花兒已經凋謝,雨水過後,空山中蕺草開始生長。 我也想跟隨你一同渡江而去,千巖萬壑間,杜鵑的啼聲廻蕩。

賞析

這首詩是貝瓊送別韓伯時歸山隂的作品,表達了對韓伯時才華與品德的贊賞,以及對其歸鄕的羨慕與不捨。詩中“中書落筆萬人驚”展現了韓伯時的文採斐然,“奉檄東歸也自榮”則躰現了其歸鄕的榮耀。後兩句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傳達了時光流轉、自然更疊的感慨。結尾的“千巖萬壑杜鵑聲”則以杜鵑的啼聲象征離別的哀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思唸與追隨的願望。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