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晦日: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 王師:指明朝的軍隊。
- 姑蘇臺:位於今江蘇省蘇州市,古時爲吳國的都城。
- 客子:旅居他鄉的人,這裏指詩人自己。
- 野次:在野外停留。
- 酒徒:嗜酒的人。
- 亂開:隨意開放。
- 新年:這裏指春節。
- 俱已長:都已經長大。
- 重裏:指遠方。
- 紫苔:紫色的苔蘚,常生長在幽靜的山中。
翻譯
明朝的軍隊還未攻下姑蘇臺,我這個旅居他鄉的人獨自在野外徘徊。城南那些嗜酒的朋友已不見蹤影,院子裏的桃花空自隨意開放。兒女們在春節都已經長大,弟兄們何時才能一同歸來?遠方的朋友寄來了書信,相約在山中一起拂去紫苔上的塵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貝瓊在戰亂時期的孤獨與思鄉之情。詩中,「王師未下姑蘇臺」反映了時局的動盪,「客子野次獨徘徊」則表達了詩人的孤獨與無奈。後兩句通過對城南酒徒和院裏桃花的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詩人對往昔和平生活的懷念。最後,詩人與遠方的朋友相約山中,拂去紫苔,寄託了對未來安寧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和平與團聚的深切渴望。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
貝瓊的其他作品
- 《 壬子春二月既望乘君子材拈餘重遊殳山遂燕陸景遠氏來青堂與者丁一鶴董祖南景遠父子及餘季子翱一觴一詠不啻蘭 》 —— [ 明 ] 貝瓊
- 《 送愚上人歸越中並木奎方舟長老 》 —— [ 明 ] 貝瓊
- 《 丙辰立春日大雪二十韻在鳳陽作 》 —— [ 明 ] 貝瓊
- 《 十二月十六日雨雪至十九日大雪次韻陳仲謀 》 —— [ 明 ] 貝瓊
- 《 靈鷲十景蓮花峯 》 —— [ 明 ] 貝瓊
- 《 九日遊鷹窠山 》 —— [ 明 ] 貝瓊
- 《 十月聞雷 》 —— [ 明 ] 貝瓊
- 《 張繼善寄桃源圖日賦詩 》 —— [ 明 ] 貝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