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九月餘新歸灉江度構茅居甫成姻兄王氏效先有詩見美倚歌和之以酬其深意雲
周孔既已矣,哲人將疇歸。
萬物自榮謝,蒼蒼含朝暉。
結廬還故里,忍使初心違。
爲山期九仞,覆簣功寧虧。
載歌太古音,泠泠空自知。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己未: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灉江: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甫成:剛剛完成。
- 姻兄:妻子的兄弟。
- 周孔:指周公和孔子,古代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
- 哲人:指有智慧的人。
- 疇歸:歸向何處。
- 萬物:指世間所有事物。
- 蒼蒼:形容天空的顏色。
- 朝暉:早晨的陽光。
- 結廬:建造簡陋的房屋。
- 初心:最初的心願或志向。
- 爲山:比喻積累功德或學問。
- 九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等於八尺,九仞形容極高。
- 覆簣:簣(kuì),盛土的筐,覆簣指倒土,比喻積少成多。
- 泠泠: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翻譯
己未年九月,我剛從灉江歸來,在那裏建造了一座簡陋的茅屋。我的姻兄王氏效先寫詩讚美,我便依歌和詩以表達對他的深深感激。
周公和孔子已經不在了,那些智慧的人又將歸向何方?世間萬物自然地生長凋謝,天空依舊蘊含着朝霞的光輝。我回到故鄉,建造了簡陋的住所,怎能忍心違背最初的志向。我像是在築一座高山,期望達到九仞之高,積累的每一筐土都不應浪費。我唱着太古時期的音樂,那清脆的聲音只有我自己能聽見。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情和對初心的堅守。詩中,「周孔既已矣,哲人將疇歸」反映了詩人對古代聖賢的懷念和對當代智慧之人的期待。通過「結廬還故里」和「爲山期九仞」的比喻,詩人展現了自己迴歸故里、堅持初心的決心,以及對積累功德和學問的重視。最後,「泠泠空自知」則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自我陶醉的情感,體現了詩人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和自我滿足。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學,洪武末舉明經,爲霍丘縣學訓導,建文間爲衡王府紀善,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薦士,屢陳國家大計。燕兵入京城,自經於應天府學尊經閣。嘗輯古今忠節事爲《觀感錄》。
► 195篇诗文
周是修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紀賜四十首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 》 —— [ 明 ] 于慎行
- 《 壬子八九月讀書題詞十五首曹子建集 》 —— [ 清 ] 曾習經
- 《 江城子 · 江梅九月小院盛開,詞以紀之 》 —— [ 清 ] 俞浚
- 《 暮秋聞雁 》 —— [ 宋 ] 廖行之
- 《 哭黃後峯大理次伍鬆月韻四首 》 —— [ 明 ] 王縝
- 《 再送潘仲寶兼寄彭城交舊 》 —— [ 宋 ] 賀鑄
- 《 季秋蘇五弟纓江樓夜宴崔十三評事韋少府侄三首 》 —— [ 唐 ] 杜甫
- 《 暮秋郊行 》 —— [ 清 ] 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