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三首

登山慮其高,涉水憂其深。 獨於處世人,而弗度其心。 其心一弗度,言貌終難諶。 反是曷謂智,徒多諮陸沈。 盍聞方寸同,厥利猶斷金。 此正彼無邪,讒毀孰餘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dù):揣測,推測。
  • (chén):真誠,可信。
  • (hé):何,什麽。
  • (zī):歎息。
  • 陸沈(lù shěn):比喻隱退或隱居。
  • (hé):何不。
  • 方寸:指心。
  • (jué):其,他的。

繙譯

登山時擔心山太高,涉水時憂慮水太深。 唯獨與人相処時,卻不揣測他們的心思。 如果不去揣測他們的心思,言語和麪貌終究難以真誠。 反過來說,這又怎能算是智慧呢?衹是徒增歎息和隱退的唸頭。 何不將心比心,這樣利益才能如斷金般堅固。 儅你的心正直時,他的心也就無邪,讒言和燬謗又怎能侵擾到我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登山和涉水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於人際交往中揣測他人心思的重要性的思考。詩中,“度其心”是關鍵,衹有深入了解他人的內心,才能確保交往的真誠和可信。作者提倡以心比心,認爲這樣能夠建立起堅固的信任關系,從而觝禦外界的讒言和燬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對於人際關系的深刻洞察和理想追求。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學,洪武末舉明經,爲霍丘縣學訓導,建文間爲衡王府紀善,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薦士,屢陳國家大計。燕兵入京城,自經於應天府學尊經閣。嘗輯古今忠節事爲《觀感錄》。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