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孝子歌

· 貝瓊
亂兵夜入高郵城,孤兒失母號且行。城邊白刃耀霜雪,負母獨出千人驚。 君不見鴟鴞生子食母肉,人間更有鴟鴞族。兒知有母同死生,蓼莪已廢猶能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號且行:邊哭邊走。
  • 鴟鴞:(chī xiāo),一種兇猛的鳥,常用來比喻惡人或不孝之人。
  • 蓼莪:(liǎo é),《詩經·小雅》中的一篇,表達孝子哀悼父母的詩篇。

翻譯

亂兵在夜晚攻入高郵城,一個孤兒失去了母親,邊哭邊走。城邊的白刃閃耀着霜雪般的光芒,這個孤兒獨自揹負着母親,令千人震驚。 你難道沒見過鴟鴞這種鳥生子後會吃掉母親的肉嗎?人間更有像鴟鴞一樣的家族。這個孩子知道與母親生死與共,雖然《蓼莪》這篇表達孝子的詩篇已經廢棄,但他仍然能夠讀懂其中的深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亂世中一個孤兒的悲慘遭遇和他的孝心。通過對比鴟鴞的殘忍與孤兒的孝行,詩人深刻地表達了對孝道的讚美和對亂世中人性光輝的頌揚。詩中的孤兒形象,不僅是對孝道的生動體現,也是對人性中善良與堅韌的深刻揭示。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

貝瓊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