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寄黃仲真

· 貝瓊
樂全先生七十餘,樂全堂深花事初。 山中酒熟試留客,竹裏日高時讀書。 黃冠野服真自稱,赤車駟馬今何如。 相知還有惠施在,適意共觀濠上魚。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樂全先生:指黃仲真,樂全爲其號。
  • 山中酒熟試留客:山中的酒釀好了,嘗試留客人品嚐。
  • 黃冠野服:指樸素的服飾,黃冠爲古代平民的帽子,野服爲粗布衣服。
  • 赤車駟馬:指豪華的馬車和四匹馬,象徵富貴。
  • 惠施:戰國時期的哲學家,此處可能指黃仲真的朋友或知音。
  • 適意共觀濠上魚:心情舒暢地一起觀賞濠水中的魚。

翻譯

樂全先生已經七十多歲了,他的樂全堂裏,春天的花事剛剛開始。山中的酒釀好了,他嘗試留客人品嚐,竹林中的日頭高高掛起,他時常在那裏讀書。他穿着樸素的黃冠野服,自在地生活,而那些富貴人家的赤車駟馬現在又如何呢?他有一個知音,就像惠施一樣,他們心情舒暢地一起觀賞濠水中的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樂全先生晚年生活的寧靜與自在。通過對比山中簡樸的生活與世俗的富貴,詩人表達了對樸素生活的嚮往和對知音相伴的珍視。詩中的「山中酒熟試留客,竹裏日高時讀書」展現了樂全先生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態度,而「相知還有惠施在,適意共觀濠上魚」則強調了友情和心靈交流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簡單生活的讚美和對真摯友情的珍視。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