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卯清明日偕馬新仲李守中劉志遠遊聚寶山過泐季潭長老三塔院飲於志遠賦詩

· 貝瓊
城南看花花正開,清明微雨灑塵埃。 路從周處臺前過,山轉曹彬廟下來。 墮地遊絲輕復起,近人嬌燕去仍回。 高歌擊節狂歡賞,共盡生春酒一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巳卯: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這裏指的是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
  • 聚寶山:位於南京市,是古代南京的一處名勝。
  • 泐季潭:人名,可能是當時的僧人或文人。
  • 周處臺:位於南京市,是紀念東晉名將周處的臺閣。
  • 曹彬廟:位於南京市,是紀念北宋名將曹彬的廟宇。
  • 擊節:古代一種打擊樂器,這裏指擊打節拍以助興。

翻譯

在巳卯年清明這一天,我與馬新仲、李守中、劉志遠一同遊覽聚寶山,經過泐季潭長老的三塔院,並在志遠處飲酒賦詩。

城南的花兒正盛開,清明時節的微雨灑落塵埃。我們沿着周處臺前的路走過,山巒轉向曹彬廟下。飄落的遊絲輕盈地再次飄起,近人的嬌燕去而又回。我們高聲歌唱,擊節狂歡,共同享受這春日的美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明時節與友人共遊聚寶山的情景,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節日的氛圍,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歡樂。詩中「路從周處臺前過,山轉曹彬廟下來」巧妙地將歷史與自然景觀結合,增添了詩意的深度。結尾的「高歌擊節狂歡賞,共盡生春酒一杯」則表達了與友人共享春光、暢飲歡歌的愉悅心情。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