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出塞曲

· 貝瓊
翩翩荊揚士,結束赴幽州。 將軍豈樂戰,匈奴爲我讎。 已通大月氏,更取烏珠留。 驅馬白狼北,洗兵青海頭。 歸來飲高廟,庶雪平城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翩翩:形容舉止輕盈、風度優雅。
  • 荊揚士:指來自荊州和揚州的士人。
  • 結束:此處指整裝、裝備。
  • 幽州:古代地名,位於今河北省北部和遼寧省南部一帶。
  • 樂戰:喜歡戰爭。
  • 匈奴:古代北方的一個遊牧民族,常與中原王朝發生戰爭。
  • 大月氏:古代西域的一個民族,位於今中亞一帶。
  • 烏珠留:可能是指匈奴的一個部落或領袖。
  • 白狼:古代地名,位於今遼寧省西部。
  • 洗兵:指洗淨兵器,象徵戰爭結束。
  • 青海頭:指青海湖附近,古代常爲戰場。
  • 高廟:指皇帝的宗廟,這裏象徵國家。
  • 庶雪:希望洗雪。
  • 平城羞:指歷史上漢朝平城(今山西大同)被匈奴圍困的恥辱。

翻譯

來自荊州和揚州的士人,風度翩翩,整裝前往幽州。 將軍難道喜歡戰爭嗎?匈奴是我們的仇敵。 已經與大月氏通好,更要攻取烏珠留。 驅馬北上至白狼,洗淨兵器於青海頭。 歸來後在皇帝的宗廟前飲酒,希望洗雪平城的恥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士人赴邊疆抗擊匈奴的壯志豪情。詩中,「翩翩荊揚士」展現了士人的風采,而「將軍豈樂戰」則表達了對戰爭的反思。通過「已通大月氏」和「更取烏珠留」的敘述,詩人展現了對外交和軍事的雙重策略。結尾的「歸來飲高廟,庶雪平城羞」則寄託了對國家榮譽的深切期望,體現了士人的忠誠與擔當。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

貝瓊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