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不再得
白日沒何速,川波逝不止。
人生過隙駒,光陰□此靡。
是以古聖賢,務學恆不已。
雞鳴起爲善,寸陰惜流晷。
孔父猶敏求,曾生日省己。
矧我顓蒙資,可不希前軌。
平地可爲山,功從一簣始。
駑馬十駕勤,終見能千里。
吾人有性真,賢聖原同此。
靈臺苟無慾,止水安能擬。
從滋涵養深,前聖豈難企。
學與不學分,聖愚猶倍蓰。
勉哉貴及時,慎勿忘斯旨。
歲月去已多,不學復何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顓蒙(zhuān méng):愚昧無知。
- 矧(shěn):何況。
- 簣(kuì):盛土的竹筐。
- 駑馬(nú mǎ):劣馬。
- 蓰(xǐ):五倍。
翻譯
白日消逝得多麼迅速,河流奔流不息。 人生如同過隙的駒馬,光陰就這樣流逝。 因此古代的聖賢,總是不懈地追求學問。 雞鳴時分便起身行善,珍惜每一寸光陰。 孔子依然勤奮求學,曾子每日反省自己。 何況我這愚昧無知之人,怎能不追隨前人的足跡。 平地可以堆成山,功績從一筐土開始。 劣馬經過十次駕車也會勤奮,最終能行千里。 我們擁有真實的本性,賢聖原本也是如此。 心靈若無慾望,靜水又怎能相比。 從此加深涵養,前代聖人豈是難以企及。 學習與不學習之間,聖愚的差距如同五倍。 努力吧,貴在及時,切勿忘記這個道理。 歲月已經過去很多,不學習還有什麼可等待。
賞析
這首作品深刻表達了時間流逝的迅速和人生短暫的主題,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詩中通過比喻和對比,如「白日沒何速」與「川波逝不止」,形象地描繪了時間的無情。同時,通過引用孔子和曾子的典故,激勵人們珍惜時間,勤奮學習。最後,詩人以自己的愚昧爲警示,呼籲人們及時學習,以免後悔。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富有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