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陽馬上對月

馬上三更月,邊庭萬里秋。 清光懸渭曲,星露溼吳鉤。 風籟泉聲細,天山夜火收。 羈愁兼別思,此際轉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渭陽:渭水之北,這裏指渭河流域。
  • 邊庭:邊疆的庭院,這裏指邊疆地區。
  • 清光:清澈明亮的光線。
  • 渭曲:渭水彎曲處。
  • 星露:星光下的露水。
  • 吳鉤:古代吳地(今江蘇一帶)製造的彎刀,這裏泛指兵器。
  • 風籟:風聲。
  • 泉聲細:泉水的聲音細微。
  • 天山:這裏可能指邊疆的山脈。
  • 夜火收:夜晚的火光熄滅。
  • 羈愁:旅途中的憂愁。
  • 別思:離別的思念。

翻譯

在邊疆的秋夜,我騎馬行進,三更時分,月光如水。 清澈的光芒灑在渭水彎曲處,星光下的露水沾溼了我的兵器。 風聲和泉水的聲音細微,邊疆的山脈夜晚的火光已經熄滅。 旅途中的憂愁和離別的思念交織,此時此刻,我的心情變得悠遠而深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秋夜的靜謐與遼闊,通過月光、星露、風聲和泉聲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深遠的氛圍。詩中「清光懸渭曲,星露溼吳鉤」一句,既展現了自然的美景,又隱喻了邊疆的艱辛與孤獨。結尾的「羈愁兼別思,此際轉悠悠」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既有對遠方的思念,也有對旅途的憂愁,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周光鎬

周光鎬,字國雍,號耿西。潮陽人。孚先子。明穆宗隆慶五年(一五七一)進士,初授寧波府推官,升南京戶部主事,改吏部主事。出任順慶知府。神宗萬曆十四年(一五八六)擢副使,監軍徵西南彝,有功。歷官建昌參政、臨鞏按察使,升寧夏巡撫。召爲大理寺卿。以老乞休,築明農草堂,讀書其中,從遊者多爲知名士。卒年八十一。有《明農山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傳。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