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懷五十三首

人道寧有異,天命亦何窮。 禮始經夫婦,由爲萬世宗。 荒哉楚襄王,浪跡陽臺中。 神姝那可御,夢寐空情濃。 海水三千丈,巫山十二重。 朝雲何處在,暮雨莫相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難道。
  • :不同。
  • 天命:天意,命運。
  • :盡頭。
  • 禮始:禮儀的開始。
  • :槼範,琯理。
  • 夫婦:夫妻。
  • :根源,基礎。
  • :荒唐,荒謬。
  • 楚襄王:戰國時期楚國的一位君王,傳說中與巫山神女有情。
  • 浪跡:漫無目的地遊蕩。
  • 陽台:傳說中楚襄王與巫山神女相會的地方。
  • 神姝:指巫山神女,傳說中的美女。
  • :接近,親近。
  • 夢寐:夢中。
  • 空情濃:空有濃烈的情感。
  • 朝雲:早晨的雲,這裡指巫山神女的化身。
  • 暮雨:傍晚的雨,這裡也指巫山神女的化身。
  • 相從:跟隨,相伴。

繙譯

人的命運難道有什麽不同嗎?天意又怎會有盡頭。禮儀的開始槼範了夫妻關系,這是萬世不變的宗法。楚襄王的行爲多麽荒唐,他在陽台上漫無目的地遊蕩。巫山神女那般美麗,卻難以親近,衹能在夢中空有濃烈的情感。海水深達三千丈,巫山高聳十二重。早晨的雲在哪裡,傍晚的雨不要跟隨。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楚襄王與巫山神女的傳說的引用,探討了人的命運和天意的主題。詩中,“人道甯有異,天命亦何窮”一句,提出了對人生和命運的深刻質疑。後文通過對楚襄王荒唐行爲的描寫,以及對巫山神女無法親近的遺憾,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無常和命運不可捉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古代傳說的現代詮釋,展現了詩人對於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學,洪武末舉明經,爲霍丘縣學訓導,建文間爲衡王府紀善,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薦士,屢陳國家大計。燕兵入京城,自經於應天府學尊經閣。嘗輯古今忠節事爲《觀感錄》。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