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軒歌
君不見北風倒吹海水竭,紇幹山頭丈深雪。萬石英雄安在哉,唯有連山之戰骨。
又不見富貴金階白玉堂,美人如花珠黛香。枯榮倏忽歌舞散,落日野草啼寒螿。
君家嚴親丈人行,壯節生平足豪宕。築室雲林深復深,泠眼紅塵看得喪。
向南別起臨清軒,軒前一水泠泠然。上映龍門之佳氣,下引金洞之長源。
仰岡嵯峨倚天碧,四世家庭好承襲。夜榻歌詩幼子賢,春槽壓酒佳賓集。
桃杏花間聞馬嘶,不知何處醉還歸。嬌孫出迎拍雙手,明月在地風生衣。
泠泠流水蒼蒼樹,十載重來嗟物故。有子繼述孫貽謀,勝槩軒中宛前度。
前度軒中勝槩多,賦詩其若臨清河。請君酌我一斗酒,爲君寫作臨清歌。
我歌臨清何以哉,聊和陶潛歸去來。軒中日日人長樂,軒外年年花自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紇幹:山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
- 丈深雪:形容雪下得很大,積雪深厚。
- 萬石:古代計量單位,這裏指大量的糧食,比喻富貴。
- 枯榮:指草木的盛衰,比喻人生的興衰。
- 倏忽: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 啼寒螿:寒螿是一種鳥,啼叫聲淒涼,這裏形容秋天的淒涼景象。
- 丈人行:對長輩的尊稱。
- 豪宕:豪放不羈。
- 泠眼:冷靜的眼光。
- 得喪:得失。
- 龍門:地名,這裏指代吉祥之地。
- 金洞:指代水源或地下水。
- 嵯峨:形容山勢高峻。
- 嗟物故:感嘆事物的變化。
- 繼述:繼承和發揚。
- 貽謀:留下的計劃或策略。
- 勝槩:勝景,美景。
- 陶潛歸去來:指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表達歸隱田園的願望。
翻譯
你難道沒看見北風倒吹,海水枯竭,紇幹山頭積雪深厚。那些曾經擁有萬石糧食的英雄們現在在哪裏呢?只有連綿山脈中的戰骨。
又難道沒看見那些富貴人家,金階白玉堂,美人如花,珠光寶氣。但草木的盛衰轉瞬即逝,歌舞散去後,落日下的野草和寒螿的啼叫。
你家的長輩,生平壯節豪放不羈。他在雲林深處築室,冷靜地看待紅塵中的得失。
向南別起一座臨清軒,軒前有一條清澈的水流。上面映照着龍門的吉祥之氣,下面引來金洞的長源。
仰望山岡高峻入雲,四代家庭好承襲。夜晚榻上歌詩,幼子賢良,春槽壓酒,佳賓聚集。
桃杏花間聞馬嘶,不知何處醉後歸。嬌孫出迎拍雙手,明月在地,風生衣間。
清澈的流水,蒼蒼的樹木,十年來重遊此地,感嘆事物的變化。有子繼承和發揚,孫輩留下的計劃,軒中的美景宛如從前。
從前軒中的美景多,賦詩如同臨清河。請你喝我一斗酒,爲你寫下臨清歌。
我的臨清歌表達了什麼?只是和陶潛的《歸去來兮辭》一樣,表達歸隱田園的願望。軒中日日人長樂,軒外年年花自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北風、海水、深雪等自然景象的描繪,以及對金階白玉堂、美人如花等富貴景象的對比,深刻表達了人生無常、富貴榮華轉瞬即逝的主題。詩中「臨清軒」象徵着一種超脫世俗、追求自然與心靈寧靜的生活態度。通過對比和象徵手法,詩人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體現了對人生真諦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