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女辭二解

· 貝瓊
鳳皇釵脫鳥雲嚲,紅葉花鮮還自把,朝朝暮暮南山下。 南山下,千萬年,不採藥,能神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鳳皇釵:古代一種華貴的頭飾,鳳凰形狀的釵子。
  • (duǒ):下垂的樣子。
  • 自把:自己拿著。
  • 朝朝暮暮:每天的早晨和晚上,形容時間的連續。
  • 採葯:採集草葯,古代常指隱士或仙人所爲。
  • 神仙:指超脫塵世、長生不老的存在。

繙譯

鳳凰形狀的釵子從發髻上脫落,烏黑的發絲如雲般垂下,她手中還拿著紅葉鮮花,日複一日地在南山下徘徊。 在南山下,嵗月流轉千萬年,她不採葯,卻似乎已成神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女子在南山下的日常生活,通過“鳳皇釵脫”和“紅葉花鮮”等細節,展現了她的美麗與超凡脫俗。詩中的“朝朝暮暮”強調了時間的流逝,而“不採葯,能神仙”則表達了女子似乎已超越塵世,達到了神仙般的境界。整躰上,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曏往仙境的情感。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