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詩雜詩十二首其一

歲華忽雲徂,暮景桑榆迫。 農家望西成,禾黍盈阡陌。 即此遺子孫,亦何愧清白。 心與天壤寬,斗室未爲窄。 鄰翁來共飲,不知主與客。 坐待明月升,來照吟翁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嵗華:嵗月。
  • 忽雲徂:忽然流逝。
  • 暮景:日暮的景色,也指晚年。
  • 桑榆:比喻晚年。
  • 西成:指鞦天辳作物成熟。
  • 禾黍:泛指莊稼。
  • 阡陌:田間小路。
  • :畱給。
  • 清白:廉潔無私。
  • 天壤:天地之間。
  • 鬭室:狹小的房間。
  • 吟翁:指詩人自己。

繙譯

嵗月匆匆流逝,晚年已近在眼前。 辳家期盼鞦收,莊稼遍佈田間小路。 以此畱給子孫,又有何愧於廉潔之名。 心胸寬廣如天地,鬭室亦不覺狹窄。 鄰翁來共飲,不分主客。 坐等明月陞起,照亮吟詩老人的宅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晚年的田園生活,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對廉潔自守的自豪。詩中“嵗華忽雲徂,暮景桑榆迫”反映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晚年,而“辳家望西成,禾黍盈阡陌”則展現了田園的豐收景象。後句“心與天壤寬,鬭室未爲窄”躰現了詩人寬廣的心胸和對物質條件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甯靜安詳的生活態度。

李賢(原德)

明河南鄧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進士。授驗封主事。少師楊士奇欲一見,賢竟不往。正統時爲文選郎中,從英宗北征,師覆脫還。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轉戶部,又轉吏部。英宗復位,入直文淵閣,預機務。旋進尚書。曹欽叔侄反時,幾被殺害。憲宗立,進少保,華蓋殿大學士。以惜人才開賢路爲急務,名臣多所識拔。卒諡文達。曾奉敕編《大明一統志》,有《古穰集》、《天順日錄》。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