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詩庚戌歲九月中於西園穫早稻
西城幸有穫,喜色在眉端。
勤耕此其報,何敢偷自安。
所以齊晏子,乃對先王觀。
舊藏既雲罄,新儲欣復還。
饘粥諒可給,補綴聊禦寒。
我誦豳風詩,稼穡良獨難。
力田既自足,於人何所幹。
新酒釀初熟,一樽共開顏。
樂此塵外居,世榮非所關。
莘野千載心,喟然髮長嘆。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穫 (huò):收穫。
- 饘粥 (zhān zhōu):稀飯。
- 禦寒 (yù hán):抵禦寒冷。
- 豳風 (bīn fēng):《詩經》中的一部分,主要描述古代豳地的風土人情。
- 力田 (lì tián):努力耕田。
- 莘野 (shēn yě):古代地名,這裏指隱居的地方。
翻譯
西城終於有了收穫,喜悅之情顯露在眉梢。 辛勤耕作得到了回報,怎敢偷懶自安。 正如齊國的晏子所說,這是對先王的觀察。 舊有的儲備已經用盡,新的儲備欣喜地迴歸。 稀飯足以供給,補丁衣物聊以抵禦寒冷。 我吟誦着《豳風》中的詩篇,意識到耕種實在不易。 努力耕田已能自給自足,與人無爭。 新釀的酒剛剛熟透,一杯共享開懷。 享受這塵世之外的居住,世俗的榮耀與我無關。 莘野的千年心意,不禁讓人長嘆一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收穫的喜悅和對耕作的感慨,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榮耀的淡漠。詩中「西城幸有穫,喜色在眉端」生動描繪了收獲時的喜悅,而「力田既自足,於人何所幹」則體現了自給自足、與世無爭的生活態度。最後,「樂此塵外居,世榮非所關」和「莘野千載心,喟然髮長嘆」深化了主題,展現了作者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心境。
李賢(原德)
明河南鄧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進士。授驗封主事。少師楊士奇欲一見,賢竟不往。正統時爲文選郎中,從英宗北征,師覆脫還。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轉戶部,又轉吏部。英宗復位,入直文淵閣,預機務。旋進尚書。曹欽叔侄反時,幾被殺害。憲宗立,進少保,華蓋殿大學士。以惜人才開賢路爲急務,名臣多所識拔。卒諡文達。曾奉敕編《大明一統志》,有《古穰集》、《天順日錄》。
► 326篇诗文
李賢(原德)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菊月王使君拉餞三塔寺附題 》 —— [ 明 ] 區元晉
- 《 常山峪行宫晚秋 其三 》 —— [ 清 ] 弘歷
- 《 張子儀太社折送秋日海棠二首 》 —— [ 宋 ] 楊萬里
- 《 奉和中書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 》 —— [ 唐 ] 錢起
- 《 餘村莊在駝山落霞峯下所遊眺有修竹園清吹臺竹間亭醉石梅園雲母巖紫芝別野臨雲館桃花堤蓼花池藥洲秋杪休暇漫 》 —— [ 明 ] 伍瑞隆
- 《 馬用調草堂觀妓 》 —— [ 明 ] 佘翔
- 《 九月西城無澗同陳道士衡上人 其二 》 —— [ 元 ] 戴表元
- 《 江城子 · 江梅九月小院盛開,詞以紀之 》 —— [ 清 ] 俞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