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詩述酒
儀狄造旨酒,古來人共聞。
杜康得妙術,美已極十分。
我性獨嗜此,萬事皆浮雲。
斯人安在哉,無由酹其墳。
念此心慼慼,對酒當清晨。
木石豈有知,鷗鳥相與馴。
人生天地間,飄飄遺此身。
子房志有在,忠義良殷勤。
事錙非素懷,終然報韓君。
脫身從赤松,芳名久彌薰。
而我竟何爲,作詩綴空文。
周鼎久已沈,一朝出河汾。
安得魯連子,爲我解其紛。
撫事但興嘅,杯酒聊復親。
古人去雲久,後世儔能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旨酒:美酒。
- 杜康:傳說中的釀酒始祖,後作爲美酒代稱。
- 酹(lèi):以酒澆地,表示祭奠。
- 慼慼:憂懼貌;憂傷貌。
- 馴:順從,使順從。
- 錙(zī):古代重量單位,六銖等於一錙,四錙等於一兩。這裏指微不足道的事物。
- 赤松:即赤松子,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上古仙人,是前承炎黃,後啓堯舜,奠定華夏萬世基業的中華帝師。
- 薰:薰陶,影響。
- 河汾:黃河與汾河的並稱。
- 魯連子:即魯仲連,戰國時期齊國高士,善於出謀劃策,常周遊各國,爲其排難解紛。
- 儔(chóu):同輩,伴侶。
翻譯
儀狄釀造了美酒,自古以來人們都知曉。杜康掌握了釀酒的奧妙技藝,釀出的酒已達到極致的美味。我對酒有着特別的喜好,其他萬事都如浮雲般不值一提。那些釀酒的先人如今何在?我無法前往他們的墳前祭奠。想到這裏,我心中充滿了憂傷,清晨便對着酒杯沉思。樹木和石頭豈能有知覺,只有鷗鳥與我相伴,順從我的心意。人生在世,如同飄飄然遺失了自身。子房(張良)志向遠大,忠誠與義氣始終如一。他並不在意微不足道的事物,最終是爲了報答韓國的恩情。他脫離塵世追隨赤松子,美好的名聲長久地受到薰陶。而我又能做些什麼呢?只能作詩來填補空虛的文字。周朝的鼎已經沉沒很久,一旦從河汾中出現,又怎能得到魯仲連那樣的智者,爲我解開紛擾。我撫摸着這些事物只是感慨,杯中的酒也只能獨自品嚐。古人已經離去很久,後世又有誰能與之相提並論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酒的讚美和對古代釀酒先人的懷念,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和對古人高尚品質的嚮往。詩中,「萬事皆浮雲」一句,深刻反映了作者對世俗的淡漠態度。通過對張良和魯仲連的提及,作者表達了對忠誠、智慧和解紛能力的崇敬。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嚮往古風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