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尹之江陰

江陰勝景接湖海,水國名鄉富魚蟹。 張侯釋褐綰銅章,父老欣傳得賢宰。 秋風潞水片帆輕,淮月當空夜正明。 北固雲開楓樹曉,翠光亭古山禽鳴。 襟懷皎皎冰壺潔,僚寀相從盡相悅。 百里春風錦制新,一簾化雨民冤雪。 卓魯芳蹤良可追,德政行看聖主知。 他時有待徵書至,還擬承恩向玉墀。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釋褐:脫去平民的衣服,指開始做官。
  • 綰銅章:掌管銅印,指擔任官職。
  • 僚寀:同僚。
  • 錦制:美好的政績。
  • 卓魯:卓越和魯鈍,這裏指卓越的人物。
  • 徵書:徵召的文書。
  • 玉墀:宮殿前的石階,也借指朝廷。

翻譯

江陰這個地方風景優美,連接着湖泊和大海,是一個水鄉名鎮,盛產魚蟹。張先生脫去平民的衣服,開始掌管銅印,當地父老高興地傳頌,得到了一位賢能的官吏。秋風吹過潞水,一片帆船輕盈地行駛,淮河上的月亮正掛在夜空,夜色明亮。北固山的雲散開,楓樹在晨光中顯得清晰,翠光亭旁的山中鳥兒在鳴叫。張先生的胸懷像冰壺一樣潔淨,與同僚相處融洽,大家都感到愉快。他的政績如春風般溫暖,如春雨般滋潤,解決了民衆的冤屈。他卓越的德行和政績值得追尋,這些德政將會被聖明的君主知曉。將來有一天,徵召的文書到來,他還期待着再次承蒙皇恩,走向宮殿前的玉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張尹赴任江陰的情景,通過對其政績和品德的讚美,表達了對其未來仕途的美好祝願。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生動的比喻,如「秋風潞水片帆輕」、「襟懷皎皎冰壺潔」,展現了張尹清廉正直的形象。同時,通過「百里春風錦制新,一簾化雨民冤雪」等句,強調了其政績的顯著和對民衆的關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是對張尹的頌揚,也是對理想官員形象的塑造。

李賢(原德)

明河南鄧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進士。授驗封主事。少師楊士奇欲一見,賢竟不往。正統時爲文選郎中,從英宗北征,師覆脫還。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轉戶部,又轉吏部。英宗復位,入直文淵閣,預機務。旋進尚書。曹欽叔侄反時,幾被殺害。憲宗立,進少保,華蓋殿大學士。以惜人才開賢路爲急務,名臣多所識拔。卒諡文達。曾奉敕編《大明一統志》,有《古穰集》、《天順日錄》。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