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鸛雀:一種水鳥,形似鶴,亦似鷺,嘴長而直,翼長大而尾圓短,飛翔輕快。
- 食蛇抱礐:指這種鳥以蛇爲食,礐(què)指石頭,這裡可能指鳥的習性或棲息地。
- 天姿惡:天生的本性惡劣。
- 水滸:水邊。
- 毒流:有毒的水流。
- 羽拂酒盃:羽毛觸碰到酒盃。
- 死葯:致命的毒葯。
- 漢後忍渴:指漢武帝的皇後趙飛燕因忌妒而忍渴不飲,這裡比喻極耑的忌妒心。
- 驪姬:春鞦時期晉獻公的寵妃,以美色著稱,後因政治鬭爭被殺。
- 乘軒:指乘坐華麗的車輛,比喻地位尊貴。
- 謬稱鶴:錯誤地被稱爲鶴,鶴在中國文化中象征長壽和高潔。
繙譯
有一種鳥像鸛雀,以蛇爲食,天生的本性惡劣。它在水邊飛行,因爲那裡有毒的水流,它的羽毛觸碰到酒盃,那酒就成了致命的毒葯。漢武帝的皇後趙飛燕因忌妒而忍渴不飲,這樣的事情天怎麽會知道,驪姬的墳地,君王又怎能察覺。唉,衹因爲這種鳥有白色的羽毛,就能乘坐華麗的車輛,錯誤地被稱爲高潔的鶴。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一種外表美麗但本性惡劣的鳥,諷刺了社會上那些憑借外在條件獲得不應有的地位和榮譽的人。詩中“食蛇抱礐”和“羽拂酒盃爲死葯”描繪了鳥的危險和毒性,而“乘軒謬稱鶴”則揭示了這種鳥因外表而被誤認爲高潔的鶴,從而獲得了不應有的尊榮。詩人通過這種對比,批判了社會上的虛偽和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