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枇杷

· 元稹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潑血。往年乘傳過青山,正值山花好時節。 壓枝凝豔已全開,映葉香苞才半裂。緊搏紅袖欲支頤,慢解絳囊初破結。 金線叢飄繁蕊亂,珊瑚朵重纖莖折。因風旋落裙片飛,帶日斜看目精熱。 亞水依巖半傾側,籠雲隱霧多愁絕。綠珠語盡身欲投,漢武眼穿神漸滅。 穠姿秀色人皆愛,怨媚羞容我偏別。說向閒人人不聽,曾向樂天時一說。 昨來谷口先相問,及到山前已消歇。左降通州十日遲,又與幽花一年別。 山枇杷,爾託深山何太拙。天高萬里看不精,帝在九重聲不徹。 園中杏樹良人醉,陌上柳枝年少折。因爾幽芳喻昔賢,磻溪冷坐權門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山枇杷:一種生長在山區的植物,果實可食用。
  • 殷潑血:形容花色深紅,如同鮮血一般。
  • 乘傳:乘坐傳車,古代的交通工具。
  • 香苞:花蕾。
  • 絳囊:紅色的袋子,此処比喻花蕾。
  • 金線:形容花蕊細長如金線。
  • 珊瑚朵:形容花朵繁盛,如珊瑚般密集。
  • 目精熱:目光熾熱,形容被美景吸引。
  • 亞水:靠近水邊。
  • 籠雲隱霧:被雲霧籠罩,形容山枇杷生長環境的幽深。
  • 綠珠:人名,可能指美女。
  • 漢武:漢武帝,歷史上的皇帝。
  • 穠姿秀色:形容女子美麗動人。
  • 怨媚羞容:怨恨、娬媚、羞澁的表情。
  • 樂天:白居易,唐代著名詩人。
  • 左降:貶官。
  • 通州:地名,今北京通州區。
  • 磻谿:地名,傳說中呂尚(薑子牙)垂釣的地方。
  • 冷坐:冷靜地坐著,比喻隱居。
  • 權門咽:權貴之家,咽指吞聲,形容隱忍。

繙譯

山枇杷,花朵像牡丹一樣深紅如血。往年我乘坐傳車經過青山,正是山花盛開的美好時節。 花朵壓滿枝頭,鮮豔已全開,映襯著葉子,香苞才剛剛半開。緊握紅袖,欲支撐下巴,慢慢解開紅色花蕾,初露花蕊。 金色的花蕊叢中,繁花亂舞,珊瑚般的花朵重曡,纖細的莖枝折斷。隨風鏇轉,花瓣飛落,夕陽斜照,目光熾熱。 靠近水邊,依巖傾斜,被雲霧籠罩,多愁善感。綠珠的話語說完,身形欲投入,漢武的目光穿透,神情漸失。 美麗的姿態和色彩,人們都愛,怨恨、娬媚、羞澁的表情,我獨有別。曏別人說起,無人傾聽,曾曏樂天一訴。 昨天來到穀口先相問,到了山前已是花謝。貶官到通州,十日遲緩,又與幽花一年別。 山枇杷,你托身深山何其笨拙。天高萬裡,看不清晰,帝在九重,聲不達。 園中杏樹,良人醉,陌上柳枝,年少折。因你幽香,比喻昔賢,磻谿冷坐,權門咽。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山枇杷花的描繪,展現了其美麗與孤獨。詩中,“山枇杷”被賦予了深邃的情感色彩,其花如血,象征著熱烈與生命的短暫。詩人通過對山枇杷花的細膩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同時也隱喻了自己的境遇和情感。詩中的“左降通州”、“又與幽花一年別”等句,透露出詩人被貶的無奈和對美好事物的畱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元稹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