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制重陽節宰臣及羣官上壽應制
四海方無事,三秋大有年。
百生無此日,萬壽願齊天。
芍藥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玉堂開右個,天樂動宮懸。
御柳疏秋景,城鴉拂曙煙。
無窮菊花節,長奉柏樑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四海:指天下、全國。
- 三秋:指秋季,也泛指年。
- 大有年:豐收之年。
- 百生:百姓。
- 萬壽:萬年長壽,指皇帝。
- 齊天:與天同高,比喻極高的地位或壽命。
- 芍藥:一種植物,常用於象徵美麗和富貴。
- 金鼎:金屬製的大鼎,古代用於烹飪或作爲禮器。
- 茱萸:一種植物,重陽節時常用來插戴以避邪。
- 玳筵:用玳瑁裝飾的宴席,指豪華的宴會。
- 玉堂:指皇宮中的殿堂。
- 右個:右側的房間或位置,指尊貴的位置。
- 天樂:天上的音樂,指宮廷音樂。
- 宮懸:宮廷中的懸掛裝飾。
- 御柳:皇宮中的柳樹。
- 疏:稀疏,這裏指柳葉隨秋風逐漸凋落。
- 秋景:秋天的景色。
- 城鴉:城中的烏鴉。
- 曙煙:清晨的煙霧。
- 菊花節:重陽節,因重陽節有賞菊的習俗。
- 柏梁篇:指宮廷中的詩文,柏梁是漢代宮殿名,曾舉行過文學宴會。
翻譯
天下太平無事,秋季又是豐收之年。百姓們沒有這樣的日子,萬民祈願皇帝長壽如天。芍藥花與金鼎相映,茱萸插在豪華的宴席上。玉堂中尊貴的位置已開,宮廷音樂響徹天空。皇宮中的柳樹隨秋風凋落,城中的烏鴉在清晨的煙霧中飛翔。在這無盡的重陽節,我們長久地奉上宮廷的詩篇。
賞析
這首詩是王維在唐朝重陽節時所作,表達了對國家太平、豐收的喜悅以及對皇帝長壽的美好祝願。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芍藥、金鼎、茱萸等,來描繪節日的盛況和宮廷的豪華。通過對秋季景色的描繪,如御柳疏秋景、城鴉拂曙煙,增添了詩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典雅,情感真摯,展現了王維作爲宮廷詩人的高超技藝和對國家的美好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