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病中

· 王建
日日春風階下起,不吹光彩上寒株。 師教絳服禳衰月,妻許青衣侍病夫。 健羨人家多力子,祈求道士有神符。 世間方法從誰問,臥處還看藥草圖。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光彩:光輝,光芒。
  • 寒株:枯樹。
  • 絳服:紅色的衣服,這裏指道士的服裝。
  • 禳衰月:祈求消除不吉利的月份。
  • 青衣:指婢女,這裏指妻子。
  • 力子:強壯的兒子。
  • 神符:道士畫的符咒,認爲有神奇的效果。
  • 方法:這裏指治病的方法。
  • 藥草圖:描繪藥草的圖冊,用於學習藥草知識。

翻譯

每天春風在階下吹起,卻不帶來光彩給枯樹。 老師教導穿上紅色衣服以祈求消除不吉利的月份,妻子答應穿上青衣來照顧生病的丈夫。 羨慕別人家有強壯的兒子,祈求道士擁有神奇的符咒。 世間治病的方法該向誰詢問,我躺在牀上還看着藥草圖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王建在早春時節的病中生活。詩中,春風雖起,卻未能給枯樹帶來生機,暗喻詩人自身的病體未能因春天的到來而好轉。詩人的老師和妻子都在盡力幫助他,老師通過宗教儀式祈福,妻子則親自照顧,體現了師生情和夫妻情。同時,詩人羨慕別人家的強壯兒子,表達了對健康的渴望。最後,詩人對治病方法的迷茫和對藥草圖的依賴,反映了他在病中的無奈和對康復的期盼。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春風、枯樹等自然景象的描寫,巧妙地映射了詩人的內心世界。

王建

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詳),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始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等職。後出爲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約64歲爲光州刺史。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其詩題材廣泛,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善於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事和環境加以藝術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現實,揭露矛盾。多用比興、白描、對比等手法,常在結尾以重筆突出主題。體裁多爲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語言通俗凝練,富有民歌謠諺色彩。 ► 5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