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滿子歌

· 元稹
何滿能歌能宛轉,天寶年中世稱罕。 嬰刑系在囹圄間,水調哀音歌憤懣。 梨園弟子奏玄宗,一唱承恩羈網緩。 便將何滿爲曲名,御譜親題樂府纂。 魚家入內本領絕,葉氏有年聲氣短。 自外徒煩記得詞,點拍才成已夸誕。 我來湖外拜君侯,正值灰飛仲春琯。 廣宴江亭爲我開,紅妝逼坐花枝暖。 此時有態蹋華筵,未吐芳詞貌夷坦。 翠蛾轉盼搖雀釵,碧袖歌垂翻鶴卵。 定面凝眸一聲發,雲停塵下何勞算。 迢迢擊磬遠玲玲,一一貫珠勻款款。 犯羽含商移調態,留情度意拋弦管。 湘妃寶瑟水上來,秦女玉簫空外滿。 纏綿疊破最慇勤,整頓衣裳頗閒散。 冰含遠溜咽還通,鶯泥晚花啼漸懶。 斂黛吞聲若自冤,鄭袖見捐西子浣。 陰山鳴雁曉斷行,巫峽哀猿夜呼伴。 古者諸侯饗外賓,鹿鳴三奏陳圭瓚。 何如有態一曲終,牙籌記令紅螺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何滿:唐代著名歌女。
  • 宛轉:形容歌聲悠揚動聽。
  • 天寶年:唐玄宗的一個年號,公元742-756年。
  • 嬰刑:指因犯罪被囚禁。
  • 囹圄:監獄。
  • 水調:一種曲調名。
  • 憤懣:憤怒和不滿。
  • 梨園弟子:指宮廷樂師。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寵。
  • 羈網緩:指刑罰減輕。
  • 御譜:皇帝親自編寫的樂譜。
  • :編纂。
  • 魚家:指宮廷樂師。
  • 葉氏:指另一位樂師。
  • 聲氣短:聲音短促。
  • 夸誕:誇張。
  • 湖外:指遠離京城的地方。
  • 君侯:對地方官員的尊稱。
  • 仲春琯:仲春時節的樂器。
  • 廣宴:盛大的宴會。
  • 紅妝:指盛裝的女性。
  • 夷坦:平和坦然。
  • 翠蛾:形容女子的眉毛。
  • 雀釵:一種頭飾。
  • 碧袖:綠色的衣袖。
  • 鶴卵:比喻歌聲圓潤。
  • 犯羽含商:指音樂中的調式變化。
  • 湘妃寶瑟:指湘妃彈奏的寶瑟。
  • 秦女玉簫:指秦地女子吹奏的玉簫。
  • 鄭袖:指被拋棄的女子。
  • 西子浣:指西施浣紗。
  • 陰山鳴雁:指北方的雁鳴。
  • 巫峽哀猿:指巫峽中的猿啼。
  • 鹿鳴三奏:古代宴會上的音樂。
  • 圭瓚:古代的酒器。
  • 牙籌記令:用象牙製成的籌子記錄命令。
  • 紅螺盌:紅色的酒杯。

翻譯

何滿以其悠揚動聽的歌聲聞名於天寶年間,世間罕見。她因犯罪被囚禁在監獄中,用哀怨的水調唱出心中的憤怒和不滿。梨園的樂師向玄宗奏報,她的歌聲一旦響起,便得到了皇帝的恩寵,刑罰得以減輕。於是,以何滿的名字命名的曲子被皇帝親自編入樂府。宮廷樂師魚家和葉氏雖然技藝高超,但聲音卻顯得短促。除了記得歌詞外,何滿的點拍和演唱已經足夠誇張。

我來到湖外拜訪君侯,正值仲春時節,樂器灰飛。君侯在江亭爲我舉辦盛大宴會,美麗的女子們圍繞着溫暖的鮮花坐下。此時,何滿有姿態地踏入華麗的宴席,尚未開口,她的外表已經平和坦然。她的眉毛輕輕搖動,頭飾如雀躍,綠色的衣袖在歌唱中翻飛,聲音圓潤如鶴卵。她定面凝眸,一發聲,雲停塵下,無需多言。她的歌聲如遠處的擊磬,清脆悅耳,如珠子一一勻稱地穿過。她在音樂中變換調式,深情地拋開弦管。她的歌聲如同湘妃的寶瑟從水上飄來,又如秦女的玉簫在空中迴盪。她的歌聲纏綿疊破,最爲殷勤,整理衣裳,顯得頗爲閒散。她的歌聲如冰上的遠溜,咽還通,如晚花中的鶯泥,啼聲漸懶。她皺眉吞聲,彷彿自怨自艾,如同被拋棄的鄭袖和浣紗的西子。她的歌聲如陰山的雁鳴,曉斷行,如巫峽的哀猿,夜呼伴。

古代諸侯宴請外賓時,會演奏鹿鳴三奏,陳設圭瓚。但何滿的歌聲一曲終了,更勝於此,用象牙籌子記錄下這美妙的旋律,用紅螺盌盛滿美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歌女何滿的傳奇故事和她那令人難忘的歌聲。元稹通過細膩的筆觸,不僅展現了何滿的音樂才華,還反映了她的命運和情感。詩中,何滿的歌聲被賦予了超凡脫俗的魅力,她的每一次演唱都充滿了情感和力量,能夠觸動人心。詩人通過對何滿歌聲的讚美,也表達了對音樂藝術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唐代音樂文化的繁榮和詩人對音樂的深刻理解。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