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樂府十二首 · 其十二 · 下客謠

· 元結
下客無黃金,豈思主人憐。 客言勝黃金,主人然不然。 珠玉成彩翠,綺羅如嬋娟。 終恐見斯好,有時去君前。 豈知保忠信,長使令德全。 風聲與時茂,歌頌萬千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下客:地位低下的客人。
  • 黃金:貴重的金屬,這裏指財富。
  • 主人:招待客人的主人。
  • :憐愛,喜愛。
  • 然不然:同意還是不同意。
  • 珠玉:珍貴的寶石。
  • 彩翠:五彩斑斕的顏色。
  • 綺羅:華麗的絲織品。
  • 嬋娟:美麗的女子。
  • 斯好:這樣的美好。
  • 忠信:忠誠和信用。
  • 令德:美好的品德。
  • 風聲:名聲,聲譽。
  • 時茂:時代繁榮。
  • 歌頌:讚美,頌揚。

翻譯

地位低下的客人沒有黃金,難道就不想得到主人的喜愛嗎? 客人說他的話比黃金還要珍貴,主人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呢? 珠玉變得五彩斑斕,綺羅如同美麗的女子。 終究擔心會見到這樣的美好,有時候會離開你的面前。 哪裏知道保持忠誠和信用,長久地保持美好的品德。 名聲隨着時代的繁榮而增長,頌揚將延續萬千年。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下客」與「主人」的關係,探討了忠誠、信用與物質財富的價值。詩中,「下客」雖無黃金,但其言辭被視爲比黃金更珍貴,反映了精神財富的重要性。同時,詩人強調了保持忠信和美德的長遠價值,認爲這些美德將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得到讚頌,體現了對內在品質的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忠誠和美德的崇高讚美。

元結

元結

元結,字次山,號漫叟、聱叟,唐代文學家、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後遷汝州魯山(今屬河南),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後,歸隱商餘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翽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約大曆七年(約772年)入朝,後卒於長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