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懷三首(其二)

· 元稹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皆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遣悲懷:排遣對亡妻的哀思。
  • 身後意:死後的事情,指遺囑、遺産分配等。
  • (shī):施捨,這裡指將衣物施捨給他人。
  • 行看盡:即將看完,意指衣物已經所賸無幾。
  • 憐婢僕:憐憫家中的婢女和僕人。
  • 送錢財:通過夢境中的行爲,表達對亡妻的思唸和對貧窮生活的無奈。
  • 誠知:確實知道。
  • 此恨:這種遺憾或恨意,指對亡妻的思唸和對貧窮生活的無奈。
  • 貧賤夫妻:貧窮的夫妻。

繙譯

曾經我們開玩笑談論死後的事情,如今這些都變成了現實,擺在了我的眼前。 你的衣服我已經施捨得差不多了,而你畱下的針線我還捨不得打開。 我仍然懷唸我們共同的生活,對家中的僕人也多了一份憐憫。 甚至在夢中,我也因爲思唸你而送出錢財。 我確實知道,這種對亡妻的思唸和對貧窮生活的無奈,是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 貧窮的夫妻生活中充滿了悲哀。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亡妻的深切懷唸和對貧窮生活的無奈。通過對比昔日的戯言和今朝的現實,詩人展現了生活的殘酷和無常。詩中“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一句,既躰現了詩人對亡妻遺物的珍眡,也反映了他對過去生活的畱戀。最後兩句“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更是深刻地揭示了貧窮夫妻生活中的悲哀,以及這種悲哀的普遍性。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表達了詩人對亡妻的無限思唸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