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西河郡杜太守輓歌三首(其二)

· 王維
返葬金符守,同歸石窌妻。 卷衣悲畫翟,持翣待鳴雞。 容衛都人慘,山川駟馬嘶。 猶聞隴上客,相對哭徵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返葬:將遺體運回故鄉安葬。
  • 金符守:指官員的職位和權力。金符,古代官員的印信。
  • 石窌妻:石窌,地名,這裏指杜太守的妻子也一同歸葬。
  • 卷衣:整理衣冠,表示哀悼。
  • 悲畫翟:畫翟,指繪有翟鳥圖案的服飾,這裏指哀悼的服飾。
  • 持翣:手持翣扇,古代喪禮中的一種儀式。
  • 待鳴雞:等待雞鳴,表示守夜。
  • 容衛:指儀仗隊。
  • 都人:京城的人。
  • 山川:指送葬的隊伍行經的山川。
  • 駟馬:四匹馬拉的車,這裏指送葬的車隊。
  • :馬的叫聲。
  • 隴上客:指來自隴山的客人,這裏可能指杜太守的同鄉或親友。
  • 徵西:指杜太守生前可能參與的西征之事。

翻譯

將遺體運回故鄉安葬,與同歸的妻子一同長眠。整理衣冠,穿着哀悼的服飾,手持翣扇,守夜等待雞鳴。儀仗隊的氣氛悲涼,京城的人們都感到哀傷,送葬的隊伍行經的山川中,馬車發出嘶鳴。彷彿還能聽到來自隴山的客人,與衆人一同爲西征之事哭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杜太守的葬禮場景,通過「返葬」、「卷衣」、「持翣」等細節,展現了喪禮的莊重與哀傷。詩中「容衛都人慘,山川駟馬嘶」一句,以景寫情,通過儀仗隊的悲涼氣氛和馬車的嘶鳴,傳達了深切的哀悼之情。結尾的「猶聞隴上客,相對哭徵西」則表達了人們對杜太守生前事蹟的懷念與敬仰。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王維對逝者的敬重與哀思。

王維

王維

王維,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