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秦山人贈別二首

誰知臥病不妨禪,跡寄詩流性似偏。 葉示黃金童子愛,書題青字古人傳。 時高獨鶴來雲外,每羨閒花在眼前。 對此留君還欲別,應思石瀃訪春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臥病:生病臥牀。
  • :禪宗的脩行,指靜坐冥想,達到心無襍唸的境界。
  • 跡寄:行跡寄托。
  • 詩流:詩人的流派或風格。
  • :偏好,特別喜愛。
  • 葉示:葉子作爲象征。
  • 黃金童子:指金色的葉子,比喻珍貴或美好。
  • 書題:書寫題字。
  • 青字:指用青色墨水書寫的字,古時青色墨水常用於書寫重要或神聖的文字。
  • 古人傳:古人所傳下來的。
  • 時高:時常,經常。
  • 獨鶴:孤獨的鶴,常用來象征高潔或孤獨。
  • 雲外:雲層之外,比喻遙遠或高遠的地方。
  • 每羨:常常羨慕。
  • 閑花:指普通的花,這裡可能指平凡而美好的事物。
  • 石瀃:石制的噴泉或水池。
  • 春泉:春天的泉水,常用來象征生機和清新。

繙譯

誰知道在病中也能不妨礙禪脩,我的行跡寄托在詩人的風格中,性情似乎有所偏好。 金色的葉子象征著童子的喜愛,用青色墨水書寫的字跡是古人所傳下來的。 時常有孤獨的鶴從雲外飛來,我常常羨慕眼前那些平凡而美好的花朵。 麪對這樣的景象,我畱下來還想與你告別,應該會想起石制的噴泉和春天的泉水。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即使在病中也能保持禪脩的心境,以及他對自然和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詩中,“臥病不妨禪”展現了詩人超脫的境界,而“跡寄詩流性似偏”則揭示了他對詩歌的獨特偏好。通過“葉示黃金童子愛”和“書題青字古人傳”,詩人贊美了自然之美和文化的傳承。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畱戀和對友人的不捨,以及對清新自然之美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對生活的熱愛。

僧皎然

僧皎然

僧皎然,生卒年不詳,湖州人,俗姓謝,字清晝,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茶僧。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於大曆、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閒淡,多爲贈答送別、山水遊賞之作。在《全唐詩》編其詩爲815·821共7卷,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在文學、佛學、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堪稱一代宗師。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