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夢遊仙
僕本江上客,牽跡在方內。
寤寐霄漢間,居然有靈對。
翕爾登霞首,依然躡雲背。
電策驅龍光,煙途儼鸞態。
乘月披金帔,連星解瓊佩。
浮識俄易歸,真遊邈難再。
寥廓沈遐想,周遑奉遺誨。
流俗非我鄉,何當釋塵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僕(pú):我。
- 牽跡:牽絆、束縛。
- 方內:塵世、人間。
- 寤寐(wù mèi):醒與睡,指日夜。
- 霄漢:天空。
- 翕爾(xī ěr):迅速地。
- 躡(niè):踏。
- 電策:如電般迅速。
- 龍光:指龍,比喻神速。
- 煙途:煙霧瀰漫的路途,比喻仙境。
- 儼(yǎn):莊重、整齊。
- 瓊佩:美玉製成的佩飾。
- 浮識:浮生的認識。
- 俄(é):很快地。
- 真遊:真正的遊歷,指仙境之旅。
- 寥廓(liáo kuò):空曠、深遠。
- 沈遐想:深遠的思索。
- 周遑:周到、謹慎。
- 遺誨:遺留下來的教誨。
- 釋塵昧:擺脫塵世的愚昧。
翻譯
我本是江上的遊子,被塵世的牽絆所束縛。 日夜思念着高遠的天空,居然與神靈有了對話。 迅速地登上霞光之巔,輕盈地踏在雲彩之上。 如電般驅使着神龍,煙霧瀰漫的仙途上,仙鳥姿態莊嚴。 乘着月光披上金色的披風,連同星辰解下美玉的佩飾。 浮生的認識很快就會迴歸,真正的仙境之旅卻難以再次體驗。 空曠而深遠地沉思,周到地奉行遺留下來的教誨。 塵世並非我的故鄉,何時才能擺脫這塵世的愚昧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王勃在夢中游歷仙境的情景,表達了他對塵世的厭倦和對仙境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比喻,如「電策驅龍光」、「煙途儼鸞態」,展現了仙境的神奇與美麗。同時,通過對比塵世與仙境,詩人表達了對超脫塵世的渴望和對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王勃作爲初唐四傑之一的詩歌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