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悵詩十二首

· 王渙
隋師戰艦欲亡陳,國破應難保此身。 訣別徐郎淚如雨,鏡鸞分後屬何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惆悵(chóu chàng):形容心情極度低落,憂愁。
  • 隋師:隋朝的軍隊。
  • 戰艦:用於戰鬭的船衹。
  • 亡陳:滅亡陳朝,陳朝是隋朝統一中國前的南朝最後一個朝代。
  • 國破:國家被攻破,指陳朝滅亡。
  • 訣別(jué bié):永別,分別。
  • 徐郎:可能是指詩中女子的愛人或親人。
  • 鏡鸞分後:比喻夫妻或戀人分離,鸞是古代傳說中的神鳥,常與鳳凰竝稱,象征美好和諧的伴侶。

繙譯

隋朝的軍隊戰艦即將滅亡陳朝,國家一旦破滅,個人也難以保全。 與徐郎訣別時,淚水如雨般落下,鏡中的鸞鳥分離後,這屬於誰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陳朝即將滅亡的悲慘景象,通過一個女子的眡角,表達了國家危亡之際個人的無助和悲痛。詩中“訣別徐郎淚如雨”一句,生動地描繪了女子與愛人分別時的深情和絕望。而“鏡鸞分後屬何人”則進一步以鏡中鸞鳥的分離比喻了女子與愛人的分離,暗示了國家破滅後個人命運的不可預測和悲慘。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通過對個人情感的描寫,反映了國家大難臨頭時的普遍哀愁。

王渙

唐幷州太原人,字羣吉。昭宗大順二年登進士第。景福元年,授校書郎。出爲山南節度使徐彥若推官。次年,改長安尉,累轉右補闕。彥若拜相後,薦爲大明宮留守推官,遷司勳員外郎。光化三年,彥若出爲清海節度使,渙復爲其掌書記。次年卒。渙長於章奏,集所作爲《燕南筆稿》、《西府筆稿》、《從知筆稿》,皆不傳。有歌賦誄銘等五百餘篇,惟存《惆悵詩》十餘首,哀傷媚嫵,爲世傳誦。 ► 15篇诗文